[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水族箱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2465.8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6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谭万沃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万沃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水族箱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族器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鱼缸、水族箱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水族箱作为饲养热带鱼或者金鱼等观赏用水生动植物的容器,其材质尤其是四壁,一般为玻璃或有机玻璃。而且,一直以来水族箱的底部基本是水平设计的。水平设计的底部固然生产制作简单容易,但在实际使用中却有着明显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水族箱内的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食物残渣等污物一般都会沉降在水族箱底部,尽管水族箱配有过滤装置或过滤系统,但由于水泵的吸力有限,且存在抽吸死角等因素,始终有污物积聚残留在水族箱底部。要想彻底清理污物,需要额外人工抽吸,或时不时清洗、清理。这既影响水质的洁净度,影响观赏性,又费事、麻烦,也容易滋生病菌。另一方面,即使有高效的循环过滤系统,能把大部分的污物抽取,但被抽取的污物依然留存在过滤系统中,污物被彻底清除前依然与水流循环系统接触,始终影响着水族箱内的水质。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改进的水族箱底座,能简便、高效、彻底地清除水族箱内的沉降污物,保持水族箱内的洁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进的水族箱底座,包括有座体,座体上部设有与四壁玻璃密封连接的围边,其特征在于:座体的底部呈下凹的倒锥形,在倒锥形的最低处开有排污口,排污口向外连接有排污管及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的围边下方、环绕底座内沿周边,设有水平布置的挡边,挡边的宽度为2-10厘米。对于外形为多边形的座体,其底部呈倒多棱锥形,排污口设于锥底。对于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座体,其底部呈倒圆锥形,排污口设于锥底。挡边上还可铺设一刚性的承托网。座体可采用不锈钢或玻璃或有机玻璃。
这样设计的构造,具有明显的优点:1、座体的底部的倒锥形设计,可使得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食物残渣等污物,在沉降后,沿着锥面自然汇聚到排污口处,只需打开阀门,污物便被水流全部冲走;2、清理污物简单、便捷、彻底;3、污物不再留存于循环系统,保证水质洁净,减少病菌滋生; 4、结构简洁轻巧、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座体 2.围边 3.挡边 4.倒锥形 5.排污口 6.排污管 7.阀门 8.阀门操作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改进的水族箱底座,主体是由不锈钢成型的座体1,座体1呈长方形,其上部设有围边2,围边2与竖立的玻璃密封连接,形成水族箱四壁(水族箱四壁玻璃在图中未有画出)。特别的设计在于:座体1的底部呈下凹的倒锥形4,在倒锥形4的最低处开有排污口5,排污口5向外连接有排污管6及阀门7。由于倒锥形4的四个棱面均向中心最低处倾斜,最后汇聚于锥底的排污口5。这样,水族箱内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食物残渣等污物,在自然沉降后,大部分落在倒锥形4的各棱面上,在重力及水流的牵引下,会自动向下滑落、汇集,最终汇集于排污口5附近。积聚到一定程度需要清理时,只需通过阀门操作孔8打开位于底部的阀门7,利用水族箱内自身的水压压力,便可彻底地将污物冲出排污口5,由排污管6排出水族箱外部。
为了便于水族箱内水生动物的喂食,在座体的底部,围边2的下方、环绕底座1周边,设有水平布置的挡边3,挡边3的宽度为4厘米。投喂食物时,可以将食物投放于挡边3上,避免食物直接落在倒锥形4上。挡边3环绕水族箱的周边设置,挡边3的宽度可根据水族箱的大小而设置、变化。挡边3上还可铺设一刚性的承托网(图中未有画出),承托网用于放置水族箱内装饰物,而又能保证污物穿过承托网沉降至排污口5。而倒锥形4的锥度,可根据水族箱的深浅大小而作适度调整变化。
对于外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座体,其底部呈倒圆锥形,排污口设于锥底。座体1还可根据水族箱的设计需要而采用玻璃或有机玻璃等材质。
当然,这里仅列举了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其它等同、类同的构造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畴,这里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万沃,未经谭万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24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设备
- 下一篇: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医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