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维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2079.9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7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儒骏;陶一枫;曹青;刘祥;朱诗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亮通信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99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维护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维护设备,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维护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锂电池的发明者是爱迪生。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二十世纪末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
现在的锂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表面会积累严重的灰尘,灰尘吸附在锂电池的外壳上,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美观,且市场上没有一种可以给锂电池清理灰尘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维护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锂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表面会积累严重的灰尘,灰尘吸附在锂电池的外壳上,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美观,且市场上没有一种可以给锂电池清理灰尘的设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维护设备,包括顶盖、进气管、控制面板、排尘口、吸风机、机身底座、万向自锁轮、驱动电机、连接轴、放置台、清理箱、毛刷、吸尘口、集尘袋、机身外壳、过滤网、铰链、箱门、把手和观察窗,所述机身外壳的下方设置有机身底座,所述机身底座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自锁轮,所述机身外壳内部右侧设置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尘口,且吸风机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外部靠近吸风机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机身外壳内部靠近吸风机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清理箱,所述清理箱的内部两侧内壁均设置有毛刷,且清理箱的内部下方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下方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清理箱的内部上方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的上方设置有集尘袋,所述集尘袋的上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机身外壳的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清理箱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前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左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吸风机和驱动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尘袋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集尘袋均匀设置在机身外壳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吸风机与机身外壳通过进气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与放置台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自锁轮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万向自锁轮均匀设置在机身底座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吸风机和毛刷,且毛刷固定在清理箱内部,将需要清理的锂电池固定在放置台上,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对锂电池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清理落下的灰尘通过吸风机吸入到集尘袋内,本新型可以很方便的清理掉锂电池表面的灰尘,对锂电池进行日常的维护,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中:1、顶盖;2、进气管;3、控制面板;4、排尘口;5、吸风机;6、机身底座;7、万向自锁轮;8、驱动电机;9、连接轴;10、放置台;11、清理箱;12、毛刷;13、吸尘口;14、集尘袋;15、机身外壳;16、过滤网;17、铰链;18、箱门;19、把手;20、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亮通信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通亮通信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20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稀疏特征与模糊决策树的多核素识别方法
- 下一篇:水冷板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