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漂浮光伏电站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1713.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4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邓霞;曹素兰;顾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羲和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50 | 分类号: | B63B21/50;B63B2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7 | 代理人: | 卫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漂浮 电站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漂浮光伏电站固定方法,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漂浮光伏电站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电站建设用地日趋紧张,水上光伏电站建设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水流扰动作用会影响电站整体的稳定性,增加电站建设的难度,所以寻求一种高效的光伏电站固定方法迫在眉睫。目前,水上光伏电站的固定多采用船锚的方式,传统的船锚在设计时不仅考虑固定船只还需要充分兼顾起锚的难易程度,其船锚的固定效果达不到水上光伏电站对于稳定性的要求。同时光伏电站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25年,在使用过程中不必考虑起锚的问题,这就说明水上光伏电站固定结构的重点在于增加与湖底淤泥层的锚固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水上漂浮光伏电站固定方法,通过增加固定结构与淤泥层的锚固力,提高电站的抗水流扰动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锚固能力强的水上漂浮光伏电站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上漂浮光伏电站固定装置,包括水上漂浮光伏电站浮体和锚固结构,所述锚固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包括锚链、锚杆、锚尖以及锚爪,所述锚杆一端与所述锚链连接,所述锚杆另一端与所述锚尖连接,所述锚爪设置在所述锚杆的周向且下端与所述锚尖铰接,在所述锚杆与锚爪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附属结构包括一环翼板,该环翼板套在锚爪上部并可在所述锚爪向内挤压所述压缩弹簧时从所述锚爪上部脱离;所述水上漂浮光伏电站浮体与锚链连接。
所述锚尖呈细长圆锥状,锥座上固定包括不限于4个铰接轴。
在所述锚座上设置有4个锚爪,锚爪外侧轮廓下部呈刀刃状,上部存在平直光滑段,所述环翼板套在所述平直光滑段。
固定结构和附属结构的材质均采用不锈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上漂浮光伏电站的固定装置,通过新型固定结构实现淤泥层与锚固结构的牢固结合,圆锥状锚尖使得主体结构深入淤泥层,在锚固结构主体部分落入湖底淤泥层时,利用附属环翼板与淤泥层形成冲量的反向作用力,使得环翼板与主体结构的分离,在压缩弹簧作用下,锚爪远离锚杆,大角度张开,实现锚爪与淤泥层的牢固结合,减小水流扰动带来光伏电站移位,实现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上漂浮光伏电站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主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附属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锚爪的横向截面图。
图6是固定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锚杆,2.锚爪,3.旋转装置,4.压缩弹簧,5.锚链,6.锚尖,7.环翼板,8.光伏电站浮体,9.锚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所有附图均为简化示意图,仅以示意图的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只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上漂浮光伏电站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上漂浮光伏电站的固定装置,包括光伏电站浮体8和锚固结构9,其中锚固结构9包括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锚固主体结构中含有锚链5、锚杆1和锚尖6。锚尖6头呈细长锥形,锚尖的锥座上固定包括不限于4个铰接轴,在本实施例中,铰接轴为4个,在每个铰接轴上按照一个锚爪2,锚爪外侧轮廓下部呈刀刃状,参见图5所示,锚爪2的上部存在平直光滑段。锚爪2通过旋转装置3固定在锚尖6上,锚爪2和锚杆1之间通过压缩弹簧4连接,附属结构环翼板7套在锚爪上部平直光滑部位,本实施案例中锚杆1、锚爪2、锚尖6和环翼板7均采用不锈钢材质。环翼板7为钢环片。
本实用新型依靠固定结构的自重和锥形的锚尖6能使得主体结构深入淤泥层中,同时在环翼板7接触到淤泥层时,由于冲量形成的反向推力促使环翼板7与锚爪2的分离,分离后主体结构依照惯性继续往下运动加大锚固深度,与此同时,锚爪2在失去环翼板7的环箍作用后,在压缩弹簧4的推动作用下围绕旋转装置3旋转,逐步远离锚杆1不断张开,增大与污泥层的接触范围,增强结构与淤泥层的锚固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面光伏电站的固定装置,在水中下降过程中通过环翼板7环箍锚爪2,减小固定结构竖向阻力,使得主体结构入土深度加大,在进入淤泥层时,失去环翼板7的约束,通过压缩弹簧4和转动结构3的作用使得锚爪2远离锚杆1,不断展开,加大了锚固力度,减小了水上光伏电站受水流扰动的影响,增强了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其锚固的过程参见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羲和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未经羲和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1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