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漂浮固井专用胶塞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1706.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5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伟;陈尚礼;王莉;高果成;刘志雄;沈明华;姜向祖;杨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34 | 分类号: | E21B33/13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 | 代理人: | 吴倩倩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漂浮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漂浮固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漂浮固井专用胶塞。
背景技术
在水平井、大斜度井的预应力漂浮固井作业过程中,预应力盲板在压力条件下实现爆破,然后进行注水泥及顶替碰压作业。胶塞在正常固井时,实现替浆过程中隔离水泥浆和泥浆的作用,但预应力盲板爆破后可能存在的残余裙边会划伤胶塞唇边、阻碍胶塞通过,导致胶塞密封失效且无法到达井底碰压,井口试压失败,产生财力损失,预应力漂浮固井专用胶塞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预应力盲板爆破后的残余裙边划伤胶塞唇边、阻碍胶塞通过从而影响密封效果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预应力漂浮固井专用胶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漂浮固井专用胶塞,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帽、胶塞体和端头,所述胶塞体设有多个,多个胶塞体依次连接,每个胶塞体都包括胶塞芯轴,胶塞芯轴外侧设有橡胶唇组,所述端头的自由端为子弹头形,另一端设有碎块收集槽。
所述胶塞芯轴外侧设有棱槽,橡胶唇组内侧设有与该棱槽相配合的槽。
所述胶塞体与压帽和端头以及多个胶塞体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所述端头外壁上设有凹槽,凹槽内置有密封圈。
所述端头外壁上还设有止退卡簧,止退卡簧靠近端头的自由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预应力漂浮固井专用胶塞解决了预应力盲板爆破后的残余裙边划伤胶塞唇边、阻碍胶塞通过从而影响密封效果的技术问题,可根据井型及具体固井要求增加胶塞体的数量,端头可以同时实现破除预应力盲板裙边、收集预应力盲板碎块,密封自锁等功能,适用于水平井、大斜度井的预应力漂浮固井作业,可实现破碎预应力盲板残余裙边、保证套管内通径的目的,套管内居中度好,耐磨性高,密封可靠。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应力漂浮固井专用胶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压帽;2、胶塞芯轴;3、橡胶唇组;4、端头;5、碎块收集槽;6、止退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克服预应力盲板爆破后的残余裙边划伤胶塞唇边、阻碍胶塞通过从而影响密封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预应力漂浮固井专用胶塞,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帽1、胶塞体和端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体设有多个,多个胶塞体依次连接,每个胶塞体都包括胶塞芯轴2,胶塞芯轴2外侧设有橡胶唇组3,所述端头4的自由端为子弹头形,另一端设有碎块收集槽5。
使用时将压帽1、胶塞体和端头4 依次连接好,可根据现场需要选择胶塞体的连接个数,胶塞在固井时,端头4 朝下进行密封,胶塞下移过程中的碎渣可以收集于碎块收集槽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预应力漂浮固井专用胶塞解决了预应力盲板爆破后的残余裙边划伤胶塞唇边、阻碍胶塞通过从而影响密封效果的技术问题,可根据井型及具体固井要求增加胶塞体的数量,端头可以同时实现破除预应力盲板裙边、收集预应力盲板碎块,密封自锁等功能,适用于水平井、大斜度井的预应力漂浮固井作业,可实现破碎预应力盲板残余裙边、保证套管内通径的目的,套管内居中度好,耐磨性高,密封可靠。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预应力漂浮固井专用胶塞,所述胶塞芯轴2外侧设有棱槽,橡胶唇组3内侧设有与该棱槽相配合的槽,保证橡胶唇组3硫化在胶塞芯轴2上,防止橡胶唇组3移动影响密封效果。
为了便于连接与拆卸,所述胶塞体与压帽1和端头4以及多个胶塞体之间均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密封,所述端头4外壁上设有凹槽,凹槽内置有密封圈。
所述端头4外侧还设有止退卡簧6,止退卡簧6靠近端头4的自由端。止退卡簧6在固井作业完成后将胶塞卡住,避免胶塞反向移动,保证胶塞的端头4有效密封。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17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