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工频电场场强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1644.X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1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金卫;周琪;徐云生;胡学刚;徐海宁;刘万方;贾永天;黎文安;胡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电力中超建设管理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9/12 | 分类号: | G01R29/12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场 场强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在电力系统中用来测量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路附近电场强度的便携式工频电场场强测量仪。
背景技术
电场场强测量不仅适用于电力行业,在航空航天、生物工程、通讯技术等领域也被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不断升高,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电磁干扰和生态影响等领域的深入研究。目前对于电场测量的技术已经延伸至绝缘子、高压电缆、操作开关等高压设备中,精确测量电场场强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测、电力设备绝缘状态评价、高压环境带电作业报警装置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场强测量仪存在灵敏度较低,成本较高和不便携带等缺点,且在工频高压输电环境中很难保证测量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场强测量仪在工频高压输电环境中精度较低的不足,并适当降低研制成本、提高装置便携度,从而提供一种便携式工频电场场强测量仪,能够实时测量当前环境中电场强度,并且在场强超过设定报警阈值时,向工作人员发出报警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工频电场场强测量仪,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上安装有场强传感器组件,场强传感器组件后端安装有电路板,在电路板上安装有滤波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控制器、报警模块和供电电源,在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显示安装孔,显示屏通过显示安装孔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场强传感器组件包括金属极板Ⅰ、金属极板Ⅱ和绝缘介质,金属极板Ⅰ和金属极板Ⅱ平行设置且金属极板Ⅰ和金属极板Ⅱ通过绝缘介质支撑,金属极板Ⅰ和金属极板Ⅱ分别通过导线与滤波放大电路连接,滤波放大电路通过AD转换电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报警器和显示屏连接,供电电源为滤波电路、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控制器、报警模块和显示屏供电。
所述报警模块包括闪光灯和蜂鸣器。
所述供电电源为干电池。
所述滤波放大电路包括一级滤波放大电路和二级滤波放大电路,一级滤波放大电路通过电阻R11与二级滤波放大电路串联连接;所述一级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继电器J2、第一电阻R9、第一电容C55、第二电容C56、第三电容C12、第四电容C20、第五电容C14、第六电容C16、第二电阻R7、第三电阻R8、第四电阻R9、第五电阻R13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3,继电器J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C55的一端和第一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容C55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12、第三电阻R8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容C12和第三电阻R8并联连接后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正极电压输入端与外接电源AV连接,第五电容C14和第六电容C16并联连接后一端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正极电压输入端与电源AV之间、另一端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负极电压输入端接地;继电器J2的另一端经第二电容C56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负极输入端连接,第五电阻R13的一端连接在第二电容C56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负极输入端之间,第五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20串联连接后接地,且第五电阻R13和第四电容C20之间与电源VREF连接;所述二级滤波放大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12、第七电阻R5、第八电阻R6、第九电阻R10、第七电容C17、第八电容C19、第九电容C13、第十电容C15、第十一电容C18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六电阻R12的一端通过电阻R11与第一滤波放大电路中第一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第六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负极电压输入端接地;第八电容C19的一端连接在第六电阻R12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极输入端之间,第八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第七电容C17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11和第六电阻R12之间,第七电容C17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第七电阻R5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负极输入端和第八电阻R6的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极电压输入端与外接电源AV连接,第九电容C13、第十电容C15并联连接后一端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极电压输入端与电源AV之间、另一端接地;第九电阻R10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第九电阻R10的另一端与AD转换电路连接,且第十一电容C18的一端连接在第九电阻R10和AD转换电路之间、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电力中超建设管理公司;武汉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湖北电力中超建设管理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16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B超检测加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氨基酸反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