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1464.1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3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会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53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模具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在成型时,物料先受热熔融,经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最后在型腔中硬化定型。由于物料在受热熔融后至进入模具型腔中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因此,容易导致物料在运动过程中温度降低,物料在进入型腔时已低于设定温度,导致成型产品质量不高。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一定的保温措施,能够减缓温度降低,但是,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也难以确保进入型腔的温度能够符合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保持进入模腔中物料温度稳定,能耗较低的模具加热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具加热装置,包括主体,导热管,线圈和壳体,所述主体包括管体和端头,端头设置在管体一端,管体中设有物料通道,物料通道与端头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导热管套设在管体上,导热管上设有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第一螺旋槽设置在第二螺旋槽两侧,第一螺旋槽的密度大于第二螺旋槽,所述线圈卡设在第一、第二螺旋槽中,所述壳体套设在线圈上并与端头连接。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保温管和外壳,保温管套设在线圈上,外壳套设在保温管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保温管由玻纤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端头上设有卡槽,所述线圈末端设有接头,接头设置在卡槽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位于下模上方,加热装置设置在上模中,管体两端分别与模具入料口和模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加热装置能够对进入模具的物料进行加热,从而保持物料温度,保证进入模腔的物料温度符合设计要求;此外,能够对管体不同区域提供不同的加热程度,从而有利于降低能耗,保持物料温度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加热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模具加热装置100包括主体1,导热管2,线圈3和壳体4,所述主体1包括管体11和端头12,端头12设置在管体11一端。管体11中设有物料通道13,物料通道13与端头12的入口端121连通,从而使物料能够经入口端121进入物料通道。所述导热管2套设在管体11上,导热管2上设有第一螺旋槽21和第二螺旋槽22,第一螺旋槽21设置在第二螺旋槽22两侧,第一螺旋槽21的密度大于第二螺旋槽22,通过螺旋槽的疏密分布,能够使导热管不同部位的温度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槽位于导热管两端,从而使物料在导热管两端接收的热量更多,从而保持物料温度。所述线圈3卡设在第一、第二螺旋槽中,所述壳体4套设在线圈3上并与端头12连接,通过设置壳体4能够对加热装置进行保护及防护。上述技术方案中,物料进入加热装置后,能够通过电加热线圈对物料进行加热保温,从而防止物料温度下降,使得进入模具的物料能够达到生产标准温度。
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壳体4包括保温管41和外壳42,保温管41套设在线圈3上,外壳42套设在保温管41上,通过保温管可进一步提升保温性能,降低热量流失,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管由玻纤材料制成。所述端头12上设有卡槽122,所述线圈末端设有线圈电源接头31,线圈电源接头31设置在卡槽121中,通过线圈电源接头外接电源,使得线圈发热,本实施例中的线圈为电热丝。
模具100包括上模5和下模6,上模5位于下模6上方,加热装置10设置在上模5中,管体11两端分别与模具入料口7和模腔8连通,从而使物料能够经过管体到达模腔8。
本实施例的模具加热装置能够对进入模具的物料进行加热,从而保持物料温度,保证进入模腔的物料温度符合设计要求;此外,能够对管体不同区域提供不同的加热程度,从而有利于降低能耗,保持物料温度稳定。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环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1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驱动取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氯化聚氯乙烯管材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