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电脱扣器的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0200.4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7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付正刚;饶英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脱扣器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漏电脱扣器的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漏电保护由漏电脱扣器系统完成,漏电脱扣器通过电流互感器检测取得异常讯号,经过线路板的转换传递,使执行机构动作,通过开关机构断开断路器,切断电源。但现有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漏电脱扣器上的线路板缺少完整、可靠的保护,在触头分断时产生的炭粉、金属粒子会附着在脱扣器的线路板及元器件上,导致短路分断后,漏电脱扣器出现误动作、不动作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漏电脱扣器的保护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漏电脱扣器的保护结构,其包括底座4,底座4中设有触头机构91、操作机构92、零序电流互感器94和接线端子95,触头机构91包括枢接在底座4中的触头支持911以及固定在触头支持911上的动触头912,在触头支持911的一侧设有静触头,在触头支持911上方设有与底座4固定的基座5,基座5上设有线路板1,线路板1在靠近动触头912的一侧设有保护罩6。
可选的,所述触头支持911的上方设有按钮71,按钮71穿过线路板1的中部,线路板1包括分别设置在按钮71两侧的第一集成部11和设有测试机构73的第二集成部12,所述保护罩6设置在第一集成部11上。
可选的,所述保护罩6包括保护腔61以及设置在保护腔61侧壁上的卡爪 62,保护罩6通过卡爪62与线路板1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集成部11上设有旋钮72,旋钮72伸入保护腔61中,保护腔61上设有使旋钮72端部穿过的限位孔63。
可选的,所述触头机构91设有与触头支持911配合的按钮71,按钮71穿过线路板1上的通孔15,所述保护罩6设置在通孔15的一侧,保护罩6上设有伸至通孔15的另一侧的延伸板64,延伸板64上设有用于卡住线路板1的第二保护卡爪65。
可选的,所述基座5上设有基座卡爪51,线路板1上设有与基座卡爪51配合的线路板卡槽13,基座卡爪51穿过线路板卡槽13伸至保护腔61中。
可选的,所述基座5中设有线圈骨架8,线圈骨架8设有与线路板1配合的骨架卡爪81,保护罩6上设有避让骨架卡爪81的第一避让口66。
可选的,所述基座5的设有与线路板1和保护腔61配合的限位板52,限位板52的端部向线路板1一侧延伸,在保护罩6上设有与限位板52配合的限位槽67。
可选的,所述保护罩6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68a、第二侧壁68b、第三侧壁68c和第四侧壁68d,第一侧壁68a设置在保护腔61靠近第二集成部12的一侧,第一集成部11上设有插口75,第一侧壁68a上设有与插口75配合的开口68e和延伸板64,第二侧壁68b上设有第一避让口66,第三侧壁68c上设有限位槽67,第四侧壁68d上设有保护卡爪62。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壁68a、第三侧壁68c和第四侧壁68d抵在线路板1的侧面上,所述第二侧壁68b伸至线路板1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漏电脱扣器的保护结构,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的瞬间产生的电弧,电弧灼烧产品内部零件会产生碳粉和金属粒子,通过在线路板靠近动触头的一侧设置保护罩能够防止碳粉和金属粒子附着在线路板上,避免误动作或者脱扣失效,能够保证线路板可靠地工作。此外,通过卡爪与线路板固定,装配简便、结构简单,成本也比较低。此外,第二保护卡爪通过延伸板延长后与线路板固定,不仅可以避开按钮,而且还可以避免卡在线路板上后,与基座中用于固定线圈的腔体产生干涉,布局更合理、整体结构也更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漏电脱扣器的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漏电脱扣器的保护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漏电脱扣器的保护结构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漏电脱扣器的保护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漏电脱扣器的保护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0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质检测装置
- 下一篇:页岩储层中不同尺度孔隙定量的三维表征确定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