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性能强的高压隔离开关动触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9363.0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8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惠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骐航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9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性能 高压 隔离 开关 动触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离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触性能强的高压隔离开关动触头。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在高压设备序列里属于通断类设备,用来改变系统运行方式和小电流电路的分合,GW9型为单断口垂直打开式结构,单极隔离开关支柱绝缘子安装在各自底架上,由底座、支柱绝缘子、主导电回路部分、自锁装置等组成,采用闸刀式结构分合闸达到切断和闭合线路。每相闸刀由两片导电刀片组成,刀片两侧外装有压缩弹簧,调节弹簧的高度,可以得到开关闸刀所需景的接触压力。开关分合闸时用绝缘钩棒操作机构部分,闸刀有自锁装置。
常规的隔离开关触头采用铜排折弯而成,这样的触头与刀闸的配合为“H型”接触面积小,接触电阻大,通电时容易发热,烧毁隔离开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性能强的高压隔离开关动触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接触性能强的高压隔离开关动触头,包括进线触头、出线触头以及刀闸体;所述刀闸体的一端铰接在出线触头上,另一端可与进线触头接触;所述的进线触头包括第一绝缘柱,在所述第一绝缘柱上设置有第一绝缘板;所述的出线触头包括第二绝缘柱,第二绝缘柱上设置有第二绝缘板;在所述第一绝缘板和第二绝缘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铜片承载板、第二铜片承载板;所述第二铜片承载板的底部固定在第二绝缘柱上,在第二铜片承载板的侧壁面上设置有铰接孔,刀闸体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铰接孔内;所述的第一铜片承载板的底端固定在第一绝缘板上,第一铜片承载板的设置位置满足于:当刀闸体合闸时,刀闸体的头端的侧壁面能与第一铜片承载板的侧壁面接触。
在所述第一铜片承载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限位凹槽设置在第一铜片承载板上与刀闸体接触的侧壁面上;在所述限位凹槽内设置有导电件和导电板,导电板设置在限位凹槽内,在导电板与限位凹槽底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弹簧,所述的导电件设置在导电板上,绝缘弹簧满足于:当无外力作用下,绝缘弹簧可以迫使导电板另一壁面上的导电件伸出限位凹槽。
所述的导电件包括圆形导电珠,所述限位凹槽的头端的横截面积小于导电珠直径。
在所述第一铜片承载板和第二铜片承载板的顶部均设置有斜向导向边。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性能强的高压隔离开关动触头,利用第一铜片承载板和第二铜片承载板的设置,可以使刀闸体在合闸后,刀闸体与两个承载板的接触为“一”型接触,相比现有技术中的“H”型接触,本新型提高了接触面积,大幅度的降低接触电阻,可以避免因接触点发热而烧毁隔离开关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确保在误操作的情况下,减少因带负荷拉闸导致触电断开瞬间所产生的电弧,确保刀闸体不会损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新型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新型实施例1刀闸体处于合闸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新型实施例1第一铜片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新型实施例1第二铜片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位本新型实施例1第一铜片承载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骐航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骐航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9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核酸提取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池模块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