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非接触细胞共培养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8577.6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4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孙伊楠;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璐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接触 细胞 培养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细胞共培养皿,利用聚碳酸酯有孔膜将细胞培养皿分成细胞不可穿透但培养基可以渗透的两个培养区域,构造非接触共培养环境,以便更实用的进行细胞干预研究。
背景技术
细胞共培养是指不同的细胞进行共同培养,分为非接触细胞共培养体系和接触细胞共培养体系;非接触细胞共培养体系指:培养时不同细胞之间不能相互接触,但共用同一种培养体系,用于研究细胞因子、外泌体以及细胞分泌的其他物质对另一个细胞的作用;接触共培养体系:即将2种或2种以上的细胞同时或分别接种于同一孔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之间直接接触,研究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方式对细胞的生长、凋亡以及分化的影响;目前现有的细胞共培养技术存在的问题如下:1.无法进行悬浮细胞和贴壁细胞的共培养。2.所培养的细胞量少,不利于进行需要大量细胞共培养的实验。3.共培养时间短,无法进行较长时间共培养细胞实验。4.如需长时间共培养实验,小室的细胞传代困难。难以共同观察共培养不同细胞的状况。
针对上述不足,我研制一种新型的非接触细胞共培养皿,通过聚碳酸酯有孔膜隔离两侧细胞,孔径小于3um,两侧半圆弧曲线设计扩大培养液互通面的面积;两个半圆弧的半径是培养皿半径的1/4,将培养的细胞加入培养皿的两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细胞共培养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接触细胞共培养皿,该皿可以在共培养细胞的过程中有效的隔离细胞并实现两侧细胞培养液充分的互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培养皿为圆形,半径为R(如下图1);在培养皿内,中央隔离区由聚碳酸酯有孔膜(如下图2)围成两个半圆弧形构成,半径为r(R=2r),膜的孔径小于3um,细胞不会迁移通过,使得培养的两细胞不能相互接触但细胞培养液可以互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中央隔离区的曲线分布,可以在分离两侧细胞的同时为两侧的细胞提供更大的培养液互通面,清晰的观察两区域细胞的状态,实现悬浮细胞及贴壁细胞的共培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中央隔离区)
图中:1、培养皿2、中央隔离区3、聚碳酸酯有孔膜4、中央隔离区支柱 5、半圆弧半径6、培养皿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将两种不同的细胞分别加入中央隔离区的左右两个细胞培养区域,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中央隔离区可以透过细胞培养液来实现细胞培养液的互通,同时有效的隔绝细胞防止不同细胞间的接触。
创新之处
本项实用新型专利为一种非接触细胞共培养皿。它克服了普通细胞培养皿无法共同培养悬浮细胞及贴壁细胞的不足。通过以上思路使得在细胞共培养过程中,能够即时清晰的分别观察两部分细胞的状态,能够实现悬浮细胞及贴壁细胞的共培养,增加了非接触细胞共培养实验的可行性及科学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璐,未经王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8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底搅拌袋
- 下一篇:一种脱水筛筛下自闭路的尾矿干排装置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