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线监测采配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8247.7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4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杜;杨建洪;庞仁松;张欢;徐亦安;樊晓龙;朱伟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在线 监测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领域的技术方案,特别涉及一种在线监测采配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何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国家积极倡导的课题,而水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概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历来是业界所关注的对象,为了保证水资源的质量,通常会对水源进行持续监测。
一般情况下,水质分析仪器不能直接监测原样的水源,需对所监测的水样进行预处理,以使得处理后满足水质分析仪的分析要求;因此,水质的可靠实用性直接关系到检测装置的运行与检测数据的稳定;然而,现有的采水、配水装置、分析仪都是分散式安装和布置,现场安装和工作周期较长,不利于二次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监测采配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现场安装不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线监测采配水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安装有第一水泵、沉砂池、分析池、蠕动泵和分析仪;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沉砂池、所述分析池的输入端管道联通,所述第一水泵用于抽取水样送至所述沉砂池进行沉淀,以及将所述水样送至所述分析池进行分析;所述沉砂池的输出端与所述蠕动泵的输入端联通,所述沉砂池与所述蠕动泵联通的通路上设有第一过滤器,所述蠕动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分析仪联通,所述蠕动泵用于将所述沉砂池内的所述水样送至所述第一过滤器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所述水样送至所述分析仪进行分析。
其中,所述在线监测采配水系统还包括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沉砂池、所述分析池的输入端管道联通,所述第二水泵用于将清洗液体送至所述沉砂池和所述分析池内;所述沉砂池的下部联接有第一排水管,所述分析池的下部联接有第二排水管。
其中,所述在线监测采配水系统还包括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沉砂池、所述分析池管道联接,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于产生气流对所述沉砂池和所述分析池进行冲刷。
其中,所述第二水泵置于所述沉砂池和所述分析池的下方,所述沉砂池的输入端设于所述沉砂池上部,所述分析池的输入端设于所述分析池上部。
其中,所述空气压缩机置于所述沉砂池和所述分析池的下方,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所述沉砂池、所述分析池的上部管道联通。
其中,所述第一水泵置于所述沉砂池和所述分析池的下方,所述沉砂池的输入端设于所述沉砂池上部,所述分析池的输入端设于所述分析池上部。
其中,所述沉砂池的输出端设于所述沉砂池的上部。
其中,所述沉砂池的上部设有第一溢流口,所述分析池的上部设有第二溢流口,所述在线监测采配水系统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二溢流口联接导通。
其中,所述分析池为五参数分析池,所述五参数分析池包括有溶解氧测定仪、浊度测定仪、PH计、盐度折光仪和温度计。
其中,所述沉砂池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过滤器,所述沉砂池通过所述第二过滤与所述第一过滤器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所述机架内安装有第一水泵、沉砂池、分析池、蠕动泵和分析仪,即第一水泵、沉砂池、分析池、蠕动泵和分析仪等设备均整合至同一个机架内,只需将在线监测采配水系统运送至现场便可直接使用,无须进行繁琐的组装、布置,切实解决现有技术现场安装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线监测采配水系统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1、第一水泵;12、第二水泵;
2、沉砂池;3、分析池;4、蠕动泵;5、第一过滤器;
61、第一排水管;62、第二排水管;
7、空气压缩机;
81、第一溢流口;82、第二溢流口;
9、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82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