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下肢骨折的简易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7510.0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0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义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杆 牵引 固腿 配架 骨器 主滑轮 下肢骨折 固脚 基架 主架 螺栓固定 牵引装置 上端固定 简易 腿骨 应用 高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 弹簧连接 固定双脚 内部固定 副滑轮 固脚器 绳连接 弹簧 骨棒 横移 双脚 穿过 挂钩 恢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下肢骨折的简易牵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于下肢骨折的简易牵引装置,包括基架、配架横杆、牵引壁、主体挂钩、主架、双脚骨拖和固腿骨器,主架固定双脚骨拖的一侧,主架上端固定设有配架横杆,配架横杆的两侧固定设有高度调节装置,配架横杆的两侧固定设有牵引壁,牵引壁的末端通过螺栓固定牵引用主滑轮,配架横杆的上端固定设有基架,基架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固脚主滑轮,固脚主滑轮两侧通过绳连接固脚副滑轮和固脚器,牵引用主滑轮的一侧通过绳穿过固腿器连接固腿骨器内穿骨棒,固腿骨器的内部固定设有弹簧,弹簧连接固腿骨器内的绳,该种实用新型可以将腿骨进行固定,保证了腿骨不会横移,提高了病人恢复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下肢骨折的简易牵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下肢骨折的简易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骨牵引是通过圆针直接牵引骨骼,从而使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有效的复位和固定。常常用于皮肤损伤、肿胀严重、创口感染或骨骼粉碎严重不宜行内固定的患者。方法主要有:颅骨牵引、尺骨鹰嘴牵引、股骨髁上牵引、胫骨结节牵引、跟骨牵引等,注意事项:每日观察避免过度牵引,超过8周更换牵引针,牵引过程中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常见部位:尺骨鹰嘴突、桡尺骨下缘、指骨远端、股骨髁上、胫骨结节、胫骨下端、跟骨。
以往的下体骨牵引装置可以在将腿拉伸以保持腿骨恢复时按照一个方向进行,但是人在恢复时不免会移动身体导致腿骨左右横移,导致骨恢复出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下肢骨折的简易牵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应用于下肢骨折的简易牵引装置,包括基架、配架横杆、牵引壁、主体挂钩、主架、双脚骨拖和固腿骨器,所述主架固定所述双脚骨拖的一侧,所述主架上端固定设有所述配架横杆,所述配架横杆的两侧固定设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配架横杆的两侧固定设有所述牵引壁,所述牵引壁的末端通过螺栓固定牵引用主滑轮,所述配架横杆的上端固定设有所述基架,所述基架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固脚主滑轮,所述固脚主滑轮两侧通过绳连接固脚副滑轮和固脚器,所述牵引用主滑轮的一侧通过绳穿过固腿器连接固腿骨器内穿骨棒,所述固腿骨器的内部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固腿骨器内的绳
优选的,所述骨拖夹具的一端固定设有主体挂钩,主体挂钩的末端固定设有牵引用副滑轮,牵引用主滑轮通过绳连接牵引用副滑轮,牵引用副滑轮通过绳连接重锤。
优选的,所述双脚骨拖的上方固定设有两个骨托夹具。
优选的,所述主架和配架横杆的连接处固定设有高度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下肢骨折的简易牵引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该应用于下肢骨折的简易牵引装置可以将腿骨进行固定,并且在在前后拉伸的过程中会导致固腿骨器两侧的壁向内按压,保证了腿骨不会横移,既保证了病人恢复的速度,有保护了病人恢复过程中不受到外力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应用于下肢骨折的简易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架,2-配架横杆,3-牵引用主滑轮,4-牵引壁,5-高度调节装置,6-牵引用副滑轮,7-重锤,8-主体挂钩,9-主架,10-骨拖夹具,11-双脚骨拖,12-穿骨棒,13-弹簧,14-固腿骨器,15-固脚副滑轮,16-固脚主滑轮,17-固脚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义,未经王洪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7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