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自熄弧多间隙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0783.2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7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罗家明;吴求兵;刘旭;蔡细楚;姜克强;解子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爱劳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4/16 | 分类号: | H01T4/16;H01T1/22;H01T4/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熄弧多 间隙 避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架空线路避雷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10kV以上等级的高压架空线路的一体化自熄弧多间隙避雷器。
背景技术
国内外高压架空线路因雷击跳闸和绝缘子闪络等事故频频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高压架空线路有效的防雷措施是装设线路避雷器,目前架空线路上使用的线路避雷器主要有线路型氧化锌避雷器和保护间隙避雷器等。线路型氧化锌避雷器技术成熟,可熄灭工频续流,已在架空线路中大量使用;但其通流容量小、运行中因性能劣化而产生大量的运行维护费用。保护间隙避雷器通流容量大、简单实用;但雷击时存在工频续流而导致线路跳闸、降低线路在雷击过电压下的绝缘水平的弊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线路避雷器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10kV以上等级的高压架空线路的一体化自熄弧多间隙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连接金具、下连接金具、芯棒、硅橡胶蛇形伞盘、电极、上长间隙电极、下长间隙电极和绝缘子伞盘;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在芯棒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上连接金具和下连接金具,在芯棒的上下部分别包罗有硅橡胶蛇形伞盘和绝缘子伞盘,在硅橡胶蛇形伞盘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电极;
上长间隙电极设置在硅橡胶蛇形伞盘和绝缘子伞盘之间并与电极连接;
下长间隙电极设置在绝缘子伞盘和下连接金具之间并与下连接金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机理:
当高压架空线路遭受雷击时,本避雷器中的多间隙和长间隙被击穿,雷电流通过多间隙和长间隙得到泄放,同时工频电压会沿着这个电弧通道产生工频续流;电弧在多间隙之间燃烧时产生的高温会使间隙气体急剧膨胀和气压增大,电弧在气压的驱使下朝开口方向喷出而被拉长,弧道电阻增大,多间隙弧压降增加;多间隙弧压降和长间隙弧压降共同作用导致电流持续减小直至工频电压维持不了电弧燃烧,电弧熄灭。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多间隙和长间隙的一体化应用,通流容量大,自熄弧性能好;
②正常运行时长间隙承担大部分电压,雷击时利用多间隙与长间隙共同熄灭电弧,可靠性增加;
③长间隙尺寸固定,放电稳定可靠;
④利用空气的绝缘自恢复性能,其运行寿命更长;
⑤安装方便,适用于10~220kV电压等级架空线路的雷电防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极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上连接金具,1.2—下连接金具;
2—芯棒;
3—硅橡胶蛇形伞盘;
4—电极;
5.1—上长间隙电极,5.2—下长间隙电极;
6—绝缘子伞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一、总体
如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连接金具1.1、下连接金具1.2、芯棒2、硅橡胶蛇形伞盘3、电极4、上长间隙电极5.1、下长间隙电极5.2和绝缘子伞盘6;
其位置和连接关系是:
在芯棒2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上连接金具1.1和下连接金具1.2,在芯棒2的上下部分别包罗有硅橡胶蛇形伞盘3和绝缘子伞盘6,在硅橡胶蛇形伞盘3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电极4;
上长间隙电极5.1设置在硅橡胶蛇形伞盘3和绝缘子伞盘6之间并与电极4连接;
下长间隙电极5.2设置在绝缘子伞盘6和下连接金具1.2之间并与下连接金具1.2连接。
二、功能部件
1、上连接金具1.1、下连接金具1.2
是一种金属体,由铝材或钢材加工而成。
其功能是连接,并且向大地传导电流。
2、芯棒2
芯棒2由玻璃钢加工而成。
其功能是起支撑作用。
3、硅橡胶蛇形伞盘3
如图2,硅橡胶蛇形伞盘3呈螺旋状,包裹在电极4外面,起支撑和连接作用。
4、电极4
电极4由若干球形或圆柱形导体按0.5~2mm间隔线性排列,导体由铜或钢加工而成;
电极4与电极间的空气间隙构成多间隙系统,起导通电流和熄弧的作用。
5、上长间隙电极5.1、下长间隙电极5.2
由圆柱形导体组成,导体由铜或不锈钢加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爱劳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爱劳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0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