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游离骨植骨定位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10013.8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2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葛志祥;胡斌;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 |
代理公司: | 武汉国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2 | 代理人: | 李伟涛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定位导板 植骨 底座 游离 固定柱 定位准确性 连接固定柱 弯曲条状 向上延伸 骨组织 上表面 支撑件 植入的 底端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游离骨植骨定位导板,包括:底座,为弯曲条状结构;固定柱,沿底座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支撑件,设置于固定柱远离底座的一端,为L型结构,底端连接固定柱,开口朝向内侧方向。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游离骨植骨定位导板能够引导待植入的骨组织迅速定位,并且定位准确性足够理想,需要时间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骨手术辅助件,尤其涉及一种游离骨植骨定位导板。
背景技术
在对人体进行植骨手术时,为植入的骨组织进行定位是个十分复杂的事项。医生一般只能凭借经验来进行定位,需要时间长,并且准确性并不足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目前植骨手术时,对植入的骨组织医生一般只能凭借经验来进行定位,需要时间长,并且准确性并不足够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游离骨植骨定位导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游离骨植骨定位导板,包括:底座,为弯曲条状结构;固定柱,沿底座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支撑件,设置于固定柱远离底座的一端,为L型结构,底端连接固定柱,开口朝向内侧方向。
其中,支撑件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固定柱与支撑件的数量相同。
其中,支撑件与固定柱的数量为4个。
其中,多个固定柱平行设置。
其中,底座、固定柱以及支撑件为3D打印的一体成型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游离骨植骨定位导板能够引导待植入的骨组织迅速定位,并且定位准确性足够理想,需要时间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游离骨植骨定位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游离骨植骨定位导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游离骨植骨定位导板包括底座11、固定柱12以及支撑件13。
底座11为弯曲条状结构。固定柱12沿底座11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支撑件13设置于固定柱12远离底座11的一端,为L型结构,底端连接固定柱12,开口朝向内侧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3设置有4个,且间隔设置,固定柱12与支撑件13的数量相同。其中,多个固定柱12平行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13与固定柱1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化。
其中,底座11、固定柱12以及支撑件13为3D打印的一体成型结构。
在使用时,底座11提供支撑,边缘位置的支撑件13支撑在需植骨位置的旁边,然后将待植入骨组织(即游离骨)抵靠在中间部分的支撑件13上。也就是说,4个L型部件分别用于下颌切除后的余留骨定位和游离骨的定位。然后可以用传统方式固定钛板,固定好后即可撤下定位导板。需要注意的是,支撑件13要与游离骨之间预留出钛板安装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100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式接骨板
- 下一篇:一种髂骨游离修复型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