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8539.2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0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益农;刘佩成;何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锐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34 | 分类号: | B30B1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31280 | 代理人: | 乐卫国 |
地址: | 20024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模具的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模具加热领域,有以下几种传统加热技术:
一,燃气加热,利用燃烧天然气或煤气产生的热量加热金属,在这种加热技术下,会使模具型腔表面尤其是型腔中较小的凸起部分过热,最后使型腔软化,从而降低模具寿命,而且加热时间长,由于使用气体燃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模腔表面的温度不太容易控制,这种加热方法使用较少。
二,电阻炉加热,电阻炉以电为热源,通过电热元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依靠热辐射或热气流对流方式在炉内对金属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技术中,大量的能量被消耗在电热元件上,如电阻丝,加热效率较低。
三,电感应加热,传统感应加热炉利用铜感应线圈来包围模具,当交变电流施加到感应线圈上时,在线圈包围的空间内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在主频率下脉动,在模具内部感应出涡电流,模具也因此得以加热,然而,由于感应线圈有不可忽略的电阻,当通过强电流时,相当可观的热量被损失在线圈上,而且,这些在线圈上产生的热量必须使用大量的冷却水来对线圈进行冷却,这样的先天缺陷使得传统感应加热炉的能源利用率相当低,只有40%到60%。
四,红外线加热,红外线加热采用的是红外线加热头或红外线加热管,红外线加热模具系统的加热板的工作面上镀有一层薄膜,薄膜用来反射红外线,同时红外线测温仪、加热器被固定在加热板上,与之配套的模具型腔表面镀有一层吸收红外线的薄膜,该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感应加热模具系统的工作过程类似,与感应加热模具系统相比,红外线加热模具的效率较低,且需要在加热板和模腔表面镀一层薄膜来反射和吸收红外线,增加了系统装置的成本。
现有模具加热技术本身的限制,难以在加热效率及精确温度控制方面有较大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具加热装置,其结构紧凑、成本适中、热效率高、温控精确、安全可靠、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于模具加热。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模具加热装置,其包括导热元件、气缸组件、加热元件、测温单元、支撑柱、加热器主体、导热块、连接螺柱、导热管、固定板、螺母、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底板,导热元件位于模具与加热器主体之间,气缸组件位于加热器主体的外侧,加热元件、测温单元都与加热器主体连接,一个模具位于加热器主体的最内侧,支撑柱位于加热器主体两侧下方,加热器主体位于支撑柱上方,导热块固定在底板上方,导热块通过导热管与导热元件连接,螺柱将固定板固定在底板上,固定板位于导热块上方,螺母与螺柱固定,第一螺栓将固定板、导热块连接在一起,第二螺栓将底板固定在加热器主体上,第三螺栓将加热器主体与支撑柱固定,底板位于加热器主体上方。
优选地,模具的整体形状是圆形。
优选地,导热元件围绕着模具。
优选地,支撑柱是方型的。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成本适中、热效率高、温控精确、安全可靠、安装简便、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于模具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模具加热装置包括导热元件1、气缸组件2、加热元件3、测温单元4、支撑柱6、加热器主体7、导热块8、连接螺柱9、导热管10、固定板11、螺母12、第一螺栓13、第二螺栓14、第三螺栓15、底板16,导热元件1位于模具5与加热器主体7之间,气缸组件2位于加热器主体7的外侧,加热元件3、测温单元4都与加热器主体7连接,一个模具5位于加热器主体7的最内侧,支撑柱6位于加热器主体7两侧下方,加热器主体7位于支撑柱6上方,导热块8固定在底板16上方,导热块8通过导热管10与导热元件1连接,螺柱9将固定板11固定在底板16上,固定板11位于导热块8上方,螺母12与螺柱9固定,第一螺栓13将固定板11、导热块8连接在一起,第二螺栓14将底板16固定在加热器主体7上,第三螺栓15将加热器主体7与支撑柱6固定,底板16位于加热器主体7上方。
模具5的整体形状是圆形,这样更容易受热。导热元件1围绕着模具5,这样受热更均匀。支撑柱6是方型的,这样支撑力度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锐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锐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8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一出一插芯研磨机
- 下一篇:带有修整轮的晶片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