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粗精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8023.8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1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易志钦;巴春星;王伟;耿天敏;徐海;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9/00 | 分类号: | B03B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王志兴 |
地址: | 232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煤厂精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粗精煤系统。
背景技术
选煤厂现有的粗精煤系统一般采用筛缝宽度为0.5mm的弧形筛,并且无筛上喷水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因筛分效率、透筛问题,筛下物料始终存在+0.5mm粒度级的物料,进入浮选系统后无法分选。
2、筛下物料粒度组成偏粗,浮选系统对粗粒度物料分选效果较差。
3、尾煤跑粗,造成精煤产率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了粗精煤效果的粗精煤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粗精煤系统,包括弧形筛、浮选机构、脱水机构一和脱水机构二,所述弧形筛的筛上物料进入所述脱水机构二,所述弧形筛的筛下物料进入所述浮选机构,所述浮选机构浮选出的精矿进入所述脱水机构一,所述弧形筛的筛缝宽度为0.3~0.4mm,所述弧形筛的上方设有喷水机构。筛缝宽度杜绝了因筛分效率、透筛问题而产生的+0.5mm粒度级的筛下物料,喷水机构的设置保证了改造弧形筛后脱泥透筛,从而确保粗精煤灰分的稳定。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筛的筛缝宽度为0.35mm。经实验,筛缝宽度为0.35mm的弧形筛可以使浮选入料得到最佳粒度组成。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筛采用双层弧形筛。筛分效果较好。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喷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喷水管横跨在所述弧形筛的上方,所述喷水管上设有喷头,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喷水管。由进水管通过软管对喷水管进行供水,方便更换检修,喷水范围覆盖整个弧形筛断面。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上设有阀门。方便开启关闭。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浮选机构包括一次浮选机和二次浮选机,所述弧形筛的筛下物料依次经过一次浮选机粗选和二次浮选机精选后得到的精矿进入所述脱水机构一。浮选效果较好。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水机构一排出的水作为生产循环水进入所述一次浮选机作为稀释水,闭路循环,所述二次浮选机的稀释水采用澄清水。一次浮选采用生产循环水,节约资源,二次浮选采用生产澄清水,保证浮选效果。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水机构二排出的水进入所述弧形筛。循环用水,节约资源。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水机构一采用加压过滤机。符合精煤的脱水要求。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水机构二采用离心脱水机。符合精煤的脱水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杜绝了浮选入料中含有+0.5mm粒度级的物料的问题,改善了浮选入料的粒度组成,保证了浮选分选的效果,有效提高了浮选尾矿、精煤的产率,提升了选煤系统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粗精煤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粗精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喷水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喷水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粗精煤系统,包括弧形筛1、喷水机构2、浮选机构3、脱水机构一4和脱水机构二5。
弧形筛1采用双层弧形筛,筛缝宽度为0.35mm
喷水机构2设在弧形筛1的上方,包括喷水管21、进水管22和阀门23。
喷水管21横跨在弧形筛1的上方,喷水管21上设有向弧形筛1筛面喷水的喷头,进水管22通过软管连接在喷水管21的中部,进水管22上设有阀门23。
浮选机构3包括一次浮选机31和二次浮选机32,一次浮选机31采用XJZ-14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二次浮选机32采用FJCA20-4A型喷射式浮选机。
脱水机构一4采用加压过滤机。
脱水机构二5采用立式刮刀离心脱水机。
精煤磁选机的尾矿作为来料进入弧形筛1,弧形筛1的筛上物料进入脱水机构二5中,经离心脱水后的精煤进入运输皮带,离心液闭路循环回到弧形筛1中。
弧形筛1的筛下物料进入浮选机构3,依次经过一次浮选机31粗选和二次浮选机32精选后得到的精矿进入脱水机构一4,经脱水后进入精煤系统,一次浮选机31和二次浮选机32的尾矿进入一段浓缩。
脱水机构一4的滤液闭路循环回到一次浮选机31中,一次浮选机31的稀释水采用生产循环水,二次浮选机32的稀释水采用生产澄清水。
经试验可得到传统粗精煤系统与本实用新型粗精煤系统的各项参数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8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煤泥分选机的自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砂石分离机的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