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6997.2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8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兵;孙利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合基铭实业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产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大棚。
背景技术
智能化大棚的作用是将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到大棚种植上,利用最先进的生物模拟技术,模拟出最适合棚内植物的环境,采用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度传感器等告知大棚的各项环境指标,并通过微机进行数据分析,由微机对大棚内的水帘、风机、遮阳板等设施实施监控,从而改变大棚内部的生物生长环境。
如公告号为“CN20369207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智能大棚滴灌系统,在上述专利所公开的结构中,通过在大棚之间设置有雨水储存容器,之后将雨水储存容器中的雨水滴灌到土壤中;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多根滴灌管间隔设置在土壤表面,滴灌时,靠近滴灌管的一块土壤较湿润,远离滴灌管一块的土壤较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大棚,能均匀滴灌土壤。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化大棚,包括大棚主体和蓄水池,所述大棚主体内底面设置有滴灌池,所述蓄水池与滴灌池连通,所述蓄水池高于滴灌池,所述蓄水池与滴灌池之间设置有阀门,所述滴灌池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铺设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上设置有土壤层,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雨水收集在蓄水池中,当需要对土壤进行浇灌时,打开阀门,水从蓄水池进入到滴灌池中,并从支撑板上的透水孔中渗入进吸水海绵中,之后吸水海绵中的水分补充进土壤中。土壤中多余的水分渗入进吸水海绵中,避免植物的根茎涝漉。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向上延伸设置有多块隔板,所述隔板将支撑板表面分割成多个空腔,所述吸水海绵填充在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将其支撑板分割成多个空腔,吸水海绵填充在空腔内,隔板可起到支撑、加强结构强度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和吸水海绵之间设置有挡水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每一块吸水海绵和支撑板之间都安设一个挡水部。若仅需要对其中某块土壤进行浇灌时,将设置在其他吸水海绵和支撑板之间的挡水部打开,使水只能渗入到这一块土壤下方的吸水海绵中。
作为优选,所述挡水部包括一个内部中空的第一挡水盒,所述第一挡水盒内设置有中心轴和穿设在中心轴上的第一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盒上还设置有驱动第一挡水板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挡水盒上设置有供水通过的第一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第一挡水板转动与第一挡水盒的内壁之间形成缝隙,供水通过;第一挡水板转动恰好挡住第一挡水盒的横截面时,水不能通过,从而实现部分土壤浇灌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挡水盒内壁与第一挡水板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件提高了第一挡水板与第一挡水盒之间的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挡水部包括一个内部中空的第二挡水盒,所述第二挡水盒内设置有多块第二挡水板,相邻所述第二挡水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体,所述挡水部还包括驱动第二挡水板在支杆上运动拉伸弹性体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挡水盒上设置有供水通过的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电机拉拽第二挡水板,当多块第二挡水板拉伸之后与第二挡水盒的横截面相同时,起到挡水的作用。之后第二挡水板在弹性体的作用下恢复至原有形状,水可以通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卡块和卡槽,所述弹性体设置在卡槽内与相邻第二挡水板上的卡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第二挡水板上的卡块、卡槽相互配合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避免第二挡水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错位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挡水盒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置有能容纳第二挡水板边缘的第一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起到限位作用,第二密封件起到密封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池底部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池内的杂质会被过滤网阻挡,不会进入到滴灌池中,避免堵塞在透水孔处,也避免粘附在吸水海绵上后,吸水海绵吸水不均,导致土壤不会被均匀润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雨水收集在蓄水池中,当需要对土壤进行浇灌时,打开阀门,水从蓄水池进入到滴灌池中,并从支撑板上的透水孔中渗入进吸水海绵中,之后吸水海绵中的水分补充进土壤中。土壤中多余的水分渗入进吸水海绵中,避免植物的根茎涝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合基铭实业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合基铭实业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69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