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3942.6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0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林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47 | 分类号: | G01D5/347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胡琴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通用 高精度 光电 编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
背景技术
光电编码器主要是用于光电转换,其主要是由码盘和光电脉冲处理模块构成,通过驱动编码器主轴转动以带动码盘旋转,再经过光电脉冲处理模块输出若干脉冲信号,根据该信号的每秒脉冲数便可计算当前驱动机构的转速。然而,现有的光电编码器中的编码器主轴通过单个轴承与主体基座连接,形成单支点支撑,因此,编码器主轴在随驱动机构高速旋转时易产生倾斜,致使检测结果精度不高,还影响编码器的使用寿命;另外,现在的光电编码器中的光电脉冲处理模块主要采用的是光敏元件进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产生电脉冲信号,然而,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是两个分立的模块,致使不容易精确定位,安装定位准确度不高,致使信号检测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避免编码器主轴倾斜、提高信号检测精度的轨道交通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包括法兰盘,以及安装在法兰盘上的主体基座,所述主体基座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深沟球轴承,编码器主轴竖直穿过上下两个深沟球轴承,所述下端的深沟球轴承下方的编码器主轴上设置有卡簧槽,卡簧槽内设置有将深沟球轴承锁紧定位的卡簧,所述上端的深沟球轴承上方的编码器主轴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锁紧螺母旋入编码器主轴上将深沟球轴承锁紧,所述编码器主轴上部还套设有码盘,所述码盘上方还设置有连接在主体基座上的一体化光电脉冲处理模块,所述码盘的连接筒侧壁通过无头螺丝抵紧在编码器主轴上,将码盘与编码器主轴紧固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由于编码器主轴采用上下两个深沟球轴承共同支撑,使编码器主轴在随驱动机构高速转动时不会发生倾斜,使转动更加平稳,避免了编码器主轴高速旋转时跑偏的问题,还延长了编码器主轴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编码器的更换成本;由于采用一体化光电脉冲处理模块进行信号读取转化,实现电路板与读头一体化的结构,使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一体化,从而简化了安装结构,降低了对安装精度的要求,提高检测精度,还能降低对码盘的同轴度要求,由于码盘直接通过无头螺丝安装固定在编码器主轴上,可保证测量输入编码器主轴导测量末端的同轴度,从而提高编码器的测量精度,另外,采用无头螺丝顶紧,由于面接触优于普通顶丝点接触轴的圆弧面,因此,使接触面积增大,锁紧效果更好,而通过无头螺丝锁紧,也便于后续更换码盘,拆装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轨道交通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法兰盘1,以及安装在法兰盘1上的主体基座2,所述主体基座2上设置有通孔3,通孔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深沟球轴承4,编码器主轴6竖直穿过上下两个深沟球轴承4,所述下端的深沟球轴承4下方的编码器主轴6上设置有卡簧槽,卡簧槽内设置有将深沟球轴承4锁紧定位的卡簧7,所述上端的深沟球轴承4上方的编码器主轴6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锁紧螺母8旋入编码器主轴6上将深沟球轴承4锁紧,所述编码器主轴6上部还套设有码盘9,所述码盘9上方还设置有连接在主体基座2上的一体化光电脉冲处理模块,所述码盘9的连接筒侧壁通过无头螺丝11抵紧在编码器主轴6上,将码盘9与编码器主轴6紧固为一体。所述一体化光电脉冲处理模块包括连接在主体基座2上的电路板10,电路板10的底面上连接有读头21,以将读头21和电路板10一体化连接,直接实现信号的读取转化,而读头21和电路板10都为市面上可获得,对于电路板10上的电路连接及电子模块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设置。
所述编码器主轴6上部的侧壁上及锁紧螺母8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扁平缺口12,便于锁紧工具装夹,逆向用力锁紧螺母8;同时,在编码器主轴6的轴头上设置扁平缺口12,在将锁紧螺母8对应装配点旋转至编码器主轴6上的扁平缺口12处时,由于该扁平缺口平面与编码器主轴6的轴中心距离小于轴半径,当更换码盘9时,原有锁紧螺母8对编码器主轴6上的扁平缺口12表面顶花造成的微变形不会影响码盘9二次拆装,可实现编码器主轴6及其组件在无损伤情况下继续使用。
所述上端的深沟球轴承4与下端的深沟球轴承4之间的编码器主轴6上套有轴承衬套,所述轴承衬套上端面及下端面分别与对应端的深沟球轴承4的内圈接触,通过轴承衬套与上下两个轴承的内圈接触,可有效抵消轴承变形,避免两个轴承内外圈产生较大变形量而导致轴承转动不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林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林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3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分电容编码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物结构改造信息化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