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不可见光判定行车环境的双色温车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3878.1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9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童建华;林育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莱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6 | 分类号: | B60Q1/06;B60Q1/08;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吴世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见光 判定 行车 环境 色温 车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备判断当前行车环境进而实现色温自动切换功能的车灯。
背景技术
车灯是行车时的主要照明光源,车灯的好差对行车安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风、雨、夜、雾等不同使用场景和使用时段中,车灯对行车时的路况观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色温、亮度是车灯的主要两个性能指标,其中,亮度由灯体工作工率以及工作方式所限,目前较流行的LED式的车灯,在亮度上已能很好的满足行车使用的需要,而另一个主要参数色温会影响人的视觉感知,进而影响人对行车路况的观察,同时色温还关乎着照明光线的环境穿透性,在雨、雾、霾、雪等,低色温较高色温可有效提高光线的环境穿透性,进而提高在上述环境下行车的安全性,而在晴天环境下,高色温由于更为接近日光,有利于进行路况观察,综合所述即为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对车灯的色温需要也不同。但,目前的车灯一般不具备有色温变换功能,不能很好的满足行车中不同使用场景的不同使用需要。
虽然有少部分车灯装置具备有色温切换功能,但仅能实现手动的切换,且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不便,在行车过程中手动切换灯车色温还可能千万驾驶者分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特定波长的肉眼不可见光,实现低成本行车环境判断的双色温车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不可见光判定行车环境的双色温车灯,包括车灯本体,车灯本体为LED形式的车灯,车灯本体中的发光单元至少可进行两种色温光线的变换;车灯本体的前端面上上设有至少一个不可见光发射源、至少一个反射光接收器,不可见光发射源与反射光接收器间设置有一块隔离板;不可见光发射源埋嵌入在车灯本体前端设置的槽中,前端不露出车灯本体的前端表面;车灯本体内设有与反射光接收器相连的前置放大电路、与前置放大电路相连的MCU,以及与MCU相连的无线收发模组。
进一步的说,不可见光发射源为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波长低于400nm或高于760nm。
进一步的说,反射光接收器为光敏三极管。
进一步的说,车灯本体上设置有两组不同色温的LED发光灯珠。
进一步的说,车灯本体上设置有一颗具备有双色温切换功能的LED发光灯珠。
进一步的说,无线收发模组为RF433模块。
本实用新型还有另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车灯本体、控制盒,车灯本体与控制盒间通过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交互, 车灯本体中的发光单元至少可进行两种色温光线的变换,车灯本体内设有发光控制电路以及无线收发模组;控制盒上设有至少一个不可见光发射源、至少一个反射光接收器,不可见光发射源与反射光接收器间设置有一块隔离板;控制盒内设有与反射光接收器相连的前置放大电路、与前置放大电路相连的MCU,以及与MCU相连的无线收发模组。
进一步的说,控制盒内置有电池。
进一步的说,控制盒安装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利用肉眼不可见光实现对光前行车环境的自动侦测判定,利用不可见光的穿透性差的特点,可对当前车灯前方的透光性进行一个快速判断,进而判断其是否需要切色穿透性强的色温,以保证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相较于其它判定方案,使用的成本低,效果好,判定的准确性高,有利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双色温车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理解,现结合附图举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灯本体1,车灯本体1为LED形式的车灯,车灯本体1中的发光单元2至少可进行两种色温光线的变换;车灯本体1的前端面上上设有至少一个不可见光发射源3、至少一个反射光接收器4,不可见光发射源与反射光接收器间设置有一块隔离板5;不可见光发射源3埋嵌入在车灯本体1前端设置的槽中,前端不露出车灯本体1的前端表面;车灯本体1内设有与反射光接收器4相连的前置放大电路、与前置放大电路相连的MCU,以及与MCU相连的无线收发模组。不可见光发射源3为紫外线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波长为400nm。反射光接收器4为光敏三极管。车灯本体1上设置有一颗具备有双色温切换功能的LED发光灯珠。无线收发模组为RF433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莱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莱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3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天候多功能太阳能应急救灾车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车载后视镜检测报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