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遮光片及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3602.3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7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1/04 | 分类号: | G03B11/04;G02B7/02;G02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38 | 代理人: | 陆鑫,延慧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光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光片及镜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眩光的遮光片及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迅速,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上的影像设备也随之蓬勃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使用者对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影像设备除了品质不断提升外。现有影像镜头中常用遮光片内孔是与光轴平行并且具有一定厚度的平行断面,光源光线照射到此断面上后经断面反射到成像面容易形成眩光,影响影像镜头成像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光片及镜头,通过改进遮光片结构,达到改善镜头成像品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光片,所述遮光片呈圆环状,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内环面和外环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环面为采用冲压方式加工而成的倒角结构,且其倒角的表面进行消光处理;
所述内环面的倒角与光轴的夹角为θ,且其满足30°≤θ≤60°;
所述内环面的倒角结构为单倒角或双倒角;
所述遮光片的厚度H满足0.01~0.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遮光片外径为D1,内径为D2,且其满足:0.1≤D2/D1≤0.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遮光片的外径D1和内径D2还满足:0.25mm≤(D1-D2)/2≤3mm。
一种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遮光片、第一成像元件、第二成像元件以及支承元件;
所述遮光片位于所述第一成像元件和所述第二成像元件之间和/或所述遮光片位于所述第一成像元件与所述非成像支承元件的承靠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对遮光片内环面做倒角处理,减小了遮光片内环面的反射面积,改变了反射光路,从而了降低了成像镜头拍摄图像的眩光,提高了镜头的成像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倒角与光轴的夹角θ采用30°≤θ≤60°的范围,有效地减小了遮光片内环面的反射面积,并且在此范围内选取夹角θ角度越大,反射面积越小,消除眩光的效果越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遮光片的厚度H满足0.01~0.1mm,并且其厚度H优选为0.016~0.04mm,从而有利于遮光片的内环面的倒角结构的加工,并且进一步对消除眩光有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遮光片外径D1和内径D2满足0.25mm≤(D1-D2)/2≤3mm的关系,使得遮光片能够方便加工,并且有利于遮光片与镜头中相邻成像元件之间或成像元件与非成像元件之间进行组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遮光片外径D1和内径D2满足0.1≤D2/D1≤0.9的关系,使得遮光片能够方便加工,并且有利于遮光片与镜头中相邻成像元件之间或成像元件与非成像元件之间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传统遮光片产生眩光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消除眩光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遮光片的局部视图;
图5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遮光片的局部视图;
图7是示意性表示采用图3所示的遮光片的镜头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8是示意性表示采用图3所示的遮光片的镜头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9是示意性表示采用图5所示的遮光片的镜头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0是示意性表示采用图5所示的遮光片的镜头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36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透明智能卡
- 下一篇:一种手术标本拍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