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秧盘条播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3334.5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5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祖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祖祥 |
主分类号: | A01C7/16 | 分类号: | A01C7/16;A01C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1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丽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条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具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秧盘条播机。
背景技术
杂交稻自发明问世以来就采用单粒种子育成分蘖大苗移栽插植夺取高产。目前,我国推广应用的水稻插秧机均以盘育小苗插植方式。该方式用种量多,导致生产成本提高。
现有的水稻播种机均在秧盘上匀播密播,播种密度高,秧苗瘦弱;小苗移栽需田间排水插植,容易造成杂草滋生;多本插植易造成后期田间群体过大,不利于杂交稻大穗特性发挥,制约了超级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限制了插秧机的推广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进一种水稻播种机,解决了现有的水稻播种机播种密度过高,导致秧苗瘦弱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稻秧盘条播机,包括播种滚筒和转轴;所述播种滚筒包括若干个播种滚件和若干个隔离件;若干个播种滚件与若干个隔离件相互交叉间隔排列;所述转轴穿过播种滚件和隔离件中心;所述播种滚件用于将种子通过漏斗播入秧盘基土中。本实用新型通过水稻播种机的播种滚筒;使得种子沿间隔分布的播种滚件落下,通过该方式播种,实现种子在秧盘表面一定间隔成纵向排列条播,降低了播种量,改盘面匀播密播为条播稀播,降低盆内播种量三分之二,改善盆内秧苗生长空间,延长秧龄6-8天,叶片增长1-2叶,在盘内育成矮壮分蘖秧苗。
可选的,所述播种滚件下方设有漏斗。
可选的,所述播种滚件设有若干个向外凸出的格条。
可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格条之间设有向内凹陷的弧面。
可选的,所述播种滚件上设有若根个格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水稻播种机的播种滚筒;使得种子沿间隔分布的播种滚件落下,通过该方式播种,实现种子在秧盘表面一定间隔成纵向排列条播,降低了播种量,改盘面匀播密播为条播稀播,降低盆内播种量三分之二,改善盆内秧苗生长空间,延长秧龄6-8天,叶片增长1-2叶,在盘内育成矮壮分蘖秧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水稻秧盘条播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播种滚筒播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播种滚筒播种效果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播种滚筒;2、转轴;3、播种滚件;4、隔离件;6、漏斗;7、格条;8、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的横向为水稻秧盘条播机的宽度方向;纵向为水稻秧盘条播机的长度方向。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秧盘条播机(见附图1、2、3),包括播种滚筒1和转轴2;所述播种滚筒1包括若干个播种滚件3和若干个隔离件4;若干个播种滚件3与若干个隔离件4相互交叉间隔排列;所述转轴2穿过播种滚件3和隔离件4中心;所述播种滚件3用于将种子撒入秧盘中。漏斗3落下,降低播种量,改盘面匀播密播为条播稀播,定量育苗。
所述播种滚件3下方设有漏斗6。所述播种滚件3设有若干个向外凸出的格条7。相邻的两个所述格条7之间设有向内凹陷的弧面8。所述播种滚件3上设有黄河若干根根格条7。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种子进入水稻秧盘条播机滚筒,转轴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播种滚件和隔离件转动;种子在播种滚件的格条转动带动下向下翻转落下,最终沿漏斗落下,实现条播稀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祖祥,未经黄祖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33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种子包衣机
- 下一篇:利用随机码获取辨伪结果的商品辨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