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仪表盘及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2327.3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9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谢芳利;孙元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99/00 | 分类号: | B62J9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仪表盘 摩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仪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仪表盘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在摩托车、电动车等车体上一般都设有仪表盘,用来指示车子的油量、速度、里程、转向和灯光等参数,仪表盘上所显示的这些参数对于维持正常行驶和驾驶员的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仪表盘包括透镜、衬板以及文字板,衬板的正面与反面都需要贴设多块长方形的减震泡棉,以起到与透镜和衬板之间的减震效果。但是,采用上述结构,需要贴设的减震泡棉数量较多,装配费时,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仪表盘及摩托车,该仪表盘及摩托车具备较好的减震效果,且装配快捷,成本较低。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仪表盘,包括衬板、透镜、文字板以及减震垫扣,所述衬板设置于所述透镜与所述文字板之间,所述衬板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减震垫扣在所述安装口处安装于所述衬板上,所述减震垫扣的一端与所述透镜接触,所述减震垫扣的另一端与所述文字板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扣包括柱状垫体,所述安装口包括与所述柱状垫体匹配的安装孔,所述柱状垫体的一端与所述透镜接触,所述柱状垫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文字板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扣还包括设于所述柱状垫体两端的卡紧垫扣,所述卡紧垫扣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柱状垫体的横截面积,所述柱状垫体的两端通过对应端的所述卡紧垫扣与所述透镜、所述文字板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还包括设于所述衬板边缘处的安装缺口,所述安装缺口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安装缺口与所述柱状垫体的外边缘匹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柱状垫体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安装缺口匹配的挡光垫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紧垫扣远离所述柱状垫体的一端为外凸的弧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扣为橡胶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垫扣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口沿着所述衬板的边缘间隔布置,所述减震垫扣的数量与所述安装口的数量相同。
一种摩托车,包括车头以及所述的仪表盘,所述仪表盘设于所述车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仪表盘,通过采用减震垫扣,并在衬板上设置安装口,减震垫扣可以在安装口处安装于衬板上,且减震垫扣的两端可分别与透镜、文字板接触,解决了衬板与透镜、文字板接触摩擦的问题,起到了较好的减震效果,使得该仪表盘具备较好的减震效果,相比于传统采用减震泡棉的结构,无需在衬板的正反面均贴上减震泡棉,无需通过人工多次进行对位贴齐操作,减震垫扣可直接通过安装口进行定位,且相比于减震泡棉的数量可减少至少一半,装配快捷,成本较低。
所述摩托车,包括上述的仪表盘,具备上述仪表盘的技术效果,减震效果好,生产成本较低,且装配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仪表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仪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减震垫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减震垫扣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衬板,110、安装口,112、安装孔,114、安装缺口,200、透镜,300、文字板,400、减震垫扣,410、柱状垫体,420、卡紧垫扣,430、挡光垫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2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巧克力原料研磨装置
- 下一篇:重晶石破碎组件及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