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疗中央纯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01823.7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3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杜根荣;吴贤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中央 纯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建筑用供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中央纯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院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医院纯水工程尽管投资额比重不大,但涉及科室较广。我国在20世纪末引进并实现了中央制水、分质供水的理念和实施案例。中央供水系统因器独特的优势正在快速替代原有的单科室独立供水设备。医疗中央纯水系统是医院中央净水系统的子系统,采用反渗透工艺,使原水通过RO设备后出水变成纯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授权公告号为202576117U的中国专利《能够实现医用纯水的处理系统》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医用纯水的处理系统,包括原水泵、初级过滤系统、增压泵、精密过滤系统,精密过滤系统连接有反渗透系统。
但是上述能够实现医用纯水的处理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原水在上述医用纯水处理系统中连续流动,通过整个处理系统后再流出处理后的纯水,再将处理过的纯水通往各医疗科室,但是医院生活用水以及不同医疗科室之间用水水质不同,就需要医用纯水的处理系统得出的纯水达到各医疗科室中最高的用水要求,部分科室用水标准较低,如果全部以最高的水质标准供水,导致医用纯水的处理系统在水处理过程中浪费能源和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中央纯水系统,具有分质供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医疗中央纯水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水池、水泵一、杀菌装置、高压泵、反渗透纯水设备、产水池、水泵二、脱气膜装置,所述产水池上依次连接有溢流管一、设置于所述溢流管一上的逆止阀一、缓冲水池、设置于所述缓冲水池内的溢流管二,所述溢流管二另一端管口位于所述原水水池内,所述原水水池内设置有供水管路一,所述产水池上设置有供水管路二,所述脱气膜装置上设置有供水管路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疗中央纯水系统工作时,水泵一将原水水池内的水分输送到杀菌装置内,水分在杀菌装置内被杀菌处理后,再被高压泵输送到反渗透纯水设备中反渗透纯水设备是指利用膜分离技术,利用高压泵的加压,反渗透膜的截留,能够有效去除水中固体溶解物、有机物、胶体、微生物等杂质,出水水质好。经过反渗透纯水设备处理过的净化水蓄积在产水池内,产水池能够蓄积获得的纯水,当产水池内的液位高于溢流管一时, 产水池内的纯水通过溢流管一流到缓冲水池内进行二次储存,逆止阀一能够避免水流从缓冲水池内回流至产水池内,污染产水池内的水分。同时缓冲水池内液位高于溢流管二后,缓冲水池内的水分从溢流管二回流至原水水池内,使得医疗中央能够连续运动,避免产水池液位过高。
水泵二再将产水池内的水分输送至脱气膜装置内,脱气膜装置是指利用扩散的原理将液体中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氨氮去除的膜分离产品,在产水池后面设置脱气膜装置,在于去除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和氮气。通过在原水水池上设置供水管路一,供给医院生活用水;在产水水池上设置供水管路二,为相关科室供给反渗透处理后的纯水;在脱气膜装置后设置供水管路三,为水质要求更高的科室提供纯水,能够通过一套水处理系统产出多级纯水,避免采用多套净水系统,达到了能够分质供水、节约能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管二上设置有逆止阀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逆止阀二能够避免水分从原水水池回流至缓冲水池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水池上设置有供水管路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水池内的纯水通过供水管路四流出,对医院科室进行供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泵一与所述杀菌装置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交换器能够对原水进行升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杀菌装置为UV杀菌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UV杀菌器能够杀灭水中的细菌,降低进入反渗透纯水设备内的微生物含量,减少反渗透纯水设备中反渗透膜受到微生物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泵二与所述脱气膜装置之间设置有混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床能够对去除水中的残余无机盐离子、TOC等杂质,进一步提高水分的纯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管一连通所述产水池的一端管口为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内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所述溢流口内壁且将所述溢流口封住的封板,所述产水池内设置有浮球、一端连接于所述浮球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封板的连杆;所述浮球上升后,所述连杆摆动后所述封板翻转将所述溢流口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01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