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列式模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7140.9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3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温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鑫宇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B26D5/3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禹小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列式模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胶制品生产领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列式模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硅胶脚垫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才用到模切装置,为了实现快速的模切,通常模切机会拖动一长条状的硅胶平条向一个方向运动,当平条到了刀模的位置时,刀模压下对该硅胶平条进行模切,在刀模切割完后继续向前移动一个单位距离,刀模继续压下进行模切,实现连续模切。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模切机,在刀模下压时驱动部件大多通过程序进行控制,即刀模压下时,程序控制驱动部件停止,当刀模升起后才继续驱动,这种设计方式使模切机程序复杂度增加,数控设计成本增大,并且容易出现程序错误。
甚至有部分模切机的刀模与驱动部不联动,仅通过刀模下压来扯住硅胶平条,容易导致模切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直列式模切装置。
一种直列式模切装置,包括输送道、模切部以及驱动部,所述模切部和所述驱动部沿输送道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输送道上方;还包括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切部上第一联动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部上的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一联动部随所述模切部下压,所述第二联动部包括杠杆部,所述杠杆部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联动部的下方,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部;所述第一联动部下压后将所述第二联动部第二端的驱动部翘起,使所述驱动部与硅胶平条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以及滚动轴,所述滚动轴平行与所述输送道并将所述硅胶平条压在所述输送道上表面,所述电机带动所述滚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硅胶平条输送道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杠杆部的转轴为可调松紧式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轴外表面覆盖有防滑胶。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夹角小于18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联动部端部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穿过所述第一联动部本体的压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压杆以及所述第一联动部本体的缓冲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直列式模切装置,起到如下技术效果:
1. 通过杠杆结构在模切部下压时将驱动部与硅胶平条分离,这种机械联动的方式简化模切机构,保证模切质量。
2. 联动部可调整设计,可以根据生产需要来取消联动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联动部的结构原理图。
输送道为1;平台为11;模切部为2;驱动部为3;电机为31;滚动轴为32;联动机构为4;第一联动部为41;缓冲机构为411;第二联动部位42;第二联动部的第一端为421;第二联动部的第一端为4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直列式模切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输送道、模切部、驱动部以及联动机构。
其中输送道上放置有待模切的硅胶平条,其尺寸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的输送道并不会主动运动,其由多个并列的滚条排列形成,通过滚条转动即可以带动硅胶平条移动。
而模切部则设置在输送道上方,其为下压式模切,即模切部的刀模在模切部驱动下向下压切,实现模切。相应地,输送道在与模切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成平整的平台,也可以在该平台上覆盖软垫,防止刀模在下压过程中遭到损坏。
驱动部方面,驱动部设置在输送道的下游,相对模切部的后方。驱动部在自然状态下紧贴在输送道的上表面,当输送道上有硅胶平条时,则压在硅胶平条上,动过滚动机构驱动硅胶平条向前移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包括电机以及滚动轴,滚动轴平行与输送道并将硅胶平条压在输送道上表面,电机带动滚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硅胶平条输送道运动。为了使滚动轴与硅胶平条之间的摩擦力更加大,可以在滚动轴的外表覆盖防滑胶,防滑胶同样也可以是硅胶。
为了是模切部和驱动部实现可靠的联动,如图2所示。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部以及第二联动部。其中,第一联动部设置在模切部上,其可以随模切部下压的下移。而第二联动部则与驱动部固定连接。同时为了使第二联动部可以在需要时使驱动部与硅胶平条分离,第二联动部采用了杠杆结构,具体包括杠杆部,杠杆部有两端,中间则是转轴,当第一端翘起时,第二端则贴近输送带,当第一端落下时,第二端则翘起。第一端设置在第一联动部的下方,第二端连接驱动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鑫宇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鑫宇硅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71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头痛失眠专用中药材天麻蒸煮设备
- 下一篇:一种萃取人参原液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