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掺钕钇铝石榴石双波长激光输出医疗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6060.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8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唐永伦;孔美娜;林勇翔;刘磊;唐帆;王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帆 |
主分类号: | H01S3/109 | 分类号: | H01S3/109;H01S3/098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钕钇铝 石榴石 波长 激光 输出 医疗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调Q掺钕钇铝石榴石倍频双波长激光输出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市场调Q掺钕钇铝石榴石倍频双波长激光输出医疗器械,均为1064纳米波长和532纳米波长分别切换输出。各厂商采用的波长切换技术各不相同,都存在不同的缺陷,具体说明如下:
(一)、采用导轨平移运动方式切换激光输出波长。这种设计结构复杂,造价极其昂贵,加工精度要求高。长期频繁使用存在以下缺陷:1、长达数10年以上的使用,导轨材料的形变,会导致降低导轨精度,影响激光的倍频效率。2、导轨长期相互摩擦运动,会增加导轨配合间隙,从而降低导轨精度,影响激光的倍频效率。3、导轨的往复运动是靠螺旋与螺纹牙面旋合实现回转运动与直线运动转换的机械传动,这要求具有较高的传动精度才能保证导轨的运动精度。由于螺杆与螺母长期相互摩擦运动,造成螺杆与螺母间隙,同样也会降低导轨的运动精度影响激光的倍频效率。4、加工工艺及其复杂。导轨配合面的研磨、螺杆与螺母配合的研磨、螺杆与螺母之间间隙的调整、装配精度的调整,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经费,导致造价极其昂贵。
(二)、采用固定倍频晶体旋转一对反射镜的运动方式,切换激光输出波长,存在以下缺陷:
1、这种结构采用了三个反射镜,一个滤光镜,一个调整架,构成了复杂的反射激光光路的结构。三个反射镜和一个滤光镜分别固定安装在设有四顶四拉的调整机构反射镜座上。三个反射镜和一个滤光镜与激光呈45度安装,从图A中看出当1号和4号反射镜旋转一定的角度避开了原1064纳米激光光路,使其直接输出。
2、从图B中看出原1064纳米激光通过1号反射镜呈90度反射后,辐射到2号反射镜上,经2号反射镜的反射,呈90度反射后,辐射到倍频晶体上,通过倍频晶体后产生了1064纳米532纳米混频激光,辐射到3号滤光镜上(3号滤光镜镀45度1064纳米增透532纳米全反射膜)。倍频后剩余1064纳米激光直接通过3号滤光镜辐射出去,532纳米激光呈90度反射后辐射到4号反射镜上,经4号反射镜反射,呈90度辐射出去。
3、这种设计结构制造工艺复杂,导致造价昂贵,长期使用会产生光路偏移。
4、这种光路的调整极其复杂,每一块镜片都要调整上下左右的俯仰角度,才能保证激光光路的要求。
由于倍频晶体的性质所决定,倍频效率都小于50%,所以原1064纳米激光通过倍频晶体后产生了1064纳米和532纳米两个波长的激光混合频率输出。通过滤光镜,过滤反射掉了倍频后剩余的1064纳米激光,获得了纯532纳米激光输出。那么过滤反射掉的1064纳米激光仍然有很强的辐射能量,怎么消除这些无用的辐射激光能量,对各厂商都是一个难题。
有的厂商直接将过滤反射掉的1064纳米激光辐射在光学平台上或导轨上,造成激光辐射在光学平台或导轨上产生飞溅的微小颗粒污染整个激光器,从而降低激光器的使用寿命。比如1064纳米激光在工业加工上,可直接对金属材料进行打孔,雕刻,切割。虽然倍频后剩余的1064纳米激光功率较小,但破坏能量可造成1微米~100微米的微小颗粒的产生,向四处飞溅污染激光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掺钕钇铝石榴石双波长激光输出医疗器械。
一种掺钕钇铝石榴石双波长激光输出医疗器械包括减速器电机19、旋转臂1、倍频晶体机构、滤光机构、吸收机构、限位机构和底板15;
所述倍频晶体机构包括倍频晶体3;所述倍频晶体3设于旋转臂1一侧上部的安装孔内,旋转臂1另一侧通过转轴14设于底板15的一侧面上,转轴14穿过底板15连接着减速器电机19的输出端;
所述滤光机构包括滤光镜座6和45度滤光镜8,45度滤光镜8通过滤光镜座6设于旋转臂1上,倍频晶体3和45度滤光镜8在同一水平光路上;
所述吸收机构包括同轴的45度反射镜12、吸收池9和反射体10,所述45度反射镜12设于吸收池9的一端内,反射体10设于吸收池9的另一端内;吸收机构位于底板15的一侧;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凸轮13和一对限位开关,所述凸轮13设于转轴14的下部,且位于一对限位开关之间,所述一对限位开关设于凸轮13两侧的底板1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帆,未经唐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6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