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5860.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5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全有;熊陈;余浩;邹剑波;熊晓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坡用 土工 护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工模袋护坡装置,尤其是一种便于推广且施工简便、提高边坡防护性、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难度和降低施工成本的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于工程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七十年代末引进我国并研制使用。土工模袋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可广泛用于江、河、湖、海的堤坝护坡、护岸、港湾、码头等护坡防护工程。
土工模袋是利用一种双层聚合化纤合成材料制成的连续(或单独)的袋状产品。模袋混凝土是通过用高压泵把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灌入模袋中,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的厚度通过袋内吊筋袋、吊筋绳(聚合物如尼龙等)的长度来控制,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固结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板状结构或其它状结构,能满足护坡工程的需要。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现有土工模袋护坡施工方法以及土工模袋护坡装置只能铺设在坡率缓于1:1的边坡上,对于坡率陡于1:1的边坡模袋混凝土自身稳定性难以保证,使得土工模袋护坡技术受制于坡率较陡的施工环境【坡率较陡的施工环境是指坡率陡于1:1的边坡】;要求边坡坡脚和坡顶的地形较平缓,模袋要直达边坡坡脚和坡顶满铺,来对模袋进行固定,造成施工工期长和施工成本高;对于变幅区涉水的边坡,需要潜水员下潜到边坡底部铺设土工模袋,施工难度大和施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推广且施工简便、提高边坡防护性、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难度和降低施工成本的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装置,包括由双层聚合化纤合成材料制成的土工模袋,在土工模袋的内腔中等距设置有尼龙吊筋绳,该尼龙吊筋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土工模袋的相对内壁上;其中:所述土工模袋沿边坡走向上等距设置有通道,该通道的底端与土工模袋的底端平齐,所述通道的底端通过连接通道 连通,该连接通道与土工模袋为一体;
在所述通道的内腔中沿坡度方向上和连接通道的内腔中沿边坡走向方向上均等距固定有尼龙绳,在通道通道外壁上沿坡度方向上和连接通道外壁上均等距固定有拉链;所述通道和连接通道各自的内腔中均设置有受力筋,位于通道和连接通道各自内腔中的受力筋由各自内腔中的尼龙绳固定在各自的内腔中;所述通道的顶端具有砂浆充灌口,位于通道中的受力筋的顶部穿出砂浆充灌口,穿出砂浆充灌口的受力筋的穿出部为受力筋外锚段;
在相邻两通道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充灌口,该混凝土充灌口与模袋的内腔连通;
在土工模袋底部沿边坡走向上等距设置有底部定位环。
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具有的优点是:便于推广且施工简便、提高了边坡防护性、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难度和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图中的边坡用土工模袋护坡装置,包括由双层聚合化纤合成材料制成的土工模袋1,在土工模袋1的内腔中等距设置有尼龙吊筋绳2,该尼龙吊筋绳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土工模袋1的相对内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模袋1沿边坡走向上等距设置有通道3,该通道3的底端与土工模袋1的底端平齐,所述通道3的底端通过连接通道11 连通,该连接通道11与土工模袋1为一体;
在所述通道3的内腔中沿坡度方向上和连接通道11的内腔中沿边坡走向方向上均等距固定有尼龙绳6,在通道3外壁上沿坡度方向上和连接通道11外壁上均等距固定有拉链5;所述通道3和连接通道11各自的内腔中均设置有受力筋4,位于通道3和连接通道11各自内腔中的受力筋4由各自内腔中的尼龙绳6固定在各自的内腔中;所述通道3的顶端具有砂浆充灌口9,位于通道3中的受力筋4的顶部穿出砂浆充灌口9,穿出砂浆充灌口9的受力筋4的穿出部为受力筋外锚段7;
在相邻两通道3之间设置有混凝土充灌口10,该混凝土充灌口10与模袋的内腔连通;
在土工模袋1底部沿边坡走向上等距设置有底部定位环8。
为保证土工模袋混凝土成型后的强度,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土工模袋1的内腔中的尼龙吊筋绳2之间的间距为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路威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5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岸结构
- 下一篇:船舶靠泊防撞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