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生产线上的自动吸湿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5648.5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1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加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川玉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生产 线上 自动 吸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茶叶机械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名优绿茶多为细嫩型绿茶,一般采用较嫩的鲜叶原料,采取杀青、理条、干燥等加工工艺精细制作而成,在我国名优绿茶市场中占有一定比例。
但在自动化生产绿茶过程中,绿茶在杀青后要进入摊凉阶段,摊凉的主要目的是杀青后高温后的茶叶迅速降温,降温后的茶叶内的水份重新分配水份,为下一步的揉捻、干燥作准备。
但由于杀青后温度高,而自动化生产绿茶的流水线作业较快,而摊凉需要一定段的时间,特别是要迅速降低茶叶的温度,防止茶叶在高温下氧化,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迅速降低茶叶温度成为自动化作业的必需。
中国专利申请号 201310156197.3,发明名称为一种全自动茶叶机械化生产线装置,公开了全自动茶叶机械化生产线,包括多棱滚筒式杀青机、两级电热风自动连续式茶叶补杀机、电热程控式连续茶叶理条机、智能连续式茶叶烘干机等构成的各工序设备。该设备中仅设有一个金属网带式摊凉输送机,在实际生产中茶叶的降温达不到摊凉要求而会影响茶叶的摊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茶叶加上时自动线上的一种自动降温装置,用于克服流水线上的降温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叶生产线上的自动吸湿热装置,包括茶叶出料斗和茶叶进料斗,茶叶进料斗由料斗、茶叶通道和进料斗出口构成,茶叶通道用于连接料斗和进料斗出口,茶叶通道的横向设有与其相通的负压装置;负压装置为负压筒,负压筒包括筒体和筒体内的电机,筒体的上端经固定支架固定在进料斗上,筒体的下部固定在机架上,电机经电机固定架固定在筒体内,电机反向转动产生负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茶叶在经茶叶通道,经负压吸收了大量的热能和空气蒸汽,降低了茶叶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茶叶从出料斗到输出带中不但经料斗和通道的壁道摩擦,使茶叶进入输出带时更加均匀分布,没有成团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负压筒结构示意图;
1-负压筒;2-出料斗;3-进料斗;4-输出带;
101-筒体;102-固定支架;103-电机固定架;104-电机;
201-出料口;301-进料斗出口,302-茶叶通道;303-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一种茶叶机械化生产线的茶叶自动吸湿热装置,包括有杀青后将茶叶输送到出料斗2的输送带(图中没有画出,位于出料斗2后),出料斗2底部设有出料口201,出料口201下面设有进料斗3。
进料斗3上部设有料斗303,进料斗3底部设有进料斗出口301,进料斗出口301的上部设有一个用于连接料斗303的茶叶通道302,进料斗出口301的下面设有输出带4。
其中在茶叶通道302横向的还设有一个与之相通负压筒1。
参见附图2,负压筒1包括筒体101和筒体内的电机104,筒体101的上部经固定支架102固定在进料斗3上,筒体101的下部固定在机架上,电机104经电机固定架103固定在筒体101内,电机104反向转动产生负压。
茶叶→输进带→出料斗→料斗→茶叶通道→进料斗出口→输出带。
具体地,当茶叶经输进带进入出料斗,茶叶经出料斗自由落下到进料斗,当进入到茶叶通道时,负压筒内的负压将茶叶内的热汽和湿汽带出,茶叶经茶叶通道冷却后进入输出带带出进入下一轮加工程序摊凉程序。
有益效果:茶叶在经茶叶通道,经负压吸收了大量的热能和空气蒸汽,降低了茶叶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茶叶从出料斗到输出带中不但经料斗和通道的壁道摩擦,使茶叶进入输出带时更加均匀分布,没有成团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川玉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川玉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56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摊青装置
- 下一篇:用户设备监视配置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