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样本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5434.8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6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波;陈苏釜;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样本架,尤其涉及一种可适用于不同规格试管和离心管的样本架。
背景技术
在各种医疗、化学检测仪器中,特别是酶免分析仪和化学发光分析仪中,经常需要用到各种规格的样本架,用于安放装有样本的试管或离心管,以便对该样本进行各种检测和分析试验。
现在技术中,样本架大都只适用于同种特定规格的试管或离心管,但实验室用来盛装样本试管的规格比较多,而且大小不一。此时实验人员需根据试管的不同规格备用不同的试管架,造成使用不便。此外,当试管直径比试管架孔的直径小时,试管放置就会倾斜甚至样本架无法放置规格比较小的试管或离心管,仪器检测时也会导致检测仪器找不到准确位置吸取样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不同规格试管和离心管的样本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样本架,其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试管或子弹头离心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样本架,包括底座和试管架,所述试管架的试管孔的底部设置一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由圆形部分、沿圆周分布的条形部分以及圆形部分圆周上的片状凸起组成,其中圆形部分卡在试管孔的底部,条形部分竖直卡在试管孔槽内呈弧形向试管孔中心凸起,圆形部分圆周上的片状突起向试管孔的中心聚拢。
进一步地,所述的金属片的条形部分为金属弹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金属片的圆形部分圆周上的片状突起为金属弹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金属片上的条形部分为3个,每两个条形部分的夹角为120度。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片的圆形部分圆周上的片状突起为6个,每个条形部分左右两边各分布1个,每个突起部分与相邻的条形部分的夹角为30度。
进一步地,所述试管孔由所述样本架的上表面向下内凹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试管孔呈半包围结构,在样本架上形成缺槽。
进一步地,所述缺槽的侧壁上贴有带编号的标签。
进一步地,所述的缺槽的背面设有可扫描的数字条形码。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样本架的试管孔中直接放置弹簧片,可实现夹持不同规格的试管,操作方便、兼容性强,解决了市面上样本架只能放入单一规格试管的缺点;同时,试管孔由样本架的上表面向下内陷而成,无须任何连接结构,因此,所述样本架的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样本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样本架俯视图。
图中:1、试管孔,2、缺槽,3、缺槽的侧壁,4、样本架的上表面,5、弹片圆形部分,6、弹片条形部分,7、弹片圆形部分圆周上的片状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样本架的上表面4向下内凹而成多个相邻的试管孔1,所述管孔1呈半包围结构的圆柱形孔,其上端设圆形开口,可便于试管插入,所述试管孔1的一侧壁设有一长方形缺槽2,缺槽的侧壁3上可以贴有带编号的标签。
所述围成的缺槽2背面设有多个可方便扫描的数字条形码,在测试仪器进行测试时,可扫描所述多个数字条形码,利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请一同参阅图2,所述试管孔1内放置一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由圆形部分5、沿圆周分布的条形部分6以及圆形部分圆周上的的片状凸起7组成,其中圆形部分5卡在试管孔的底部,条形部分6竖直卡在试管孔槽内呈弧形向试管孔中心凸起,圆形部分圆周上的片状突起部分7向试管孔的中心聚拢。所述的金属片上的条形部分为3个,每两个条形部分的夹角为120度。所述金属片的圆形部分的片状突起7为6个,每个条形部分左右两边各分布1个,每个突起部分与相邻的条形部分的夹角为3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5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