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学用防护放射物质射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5055.9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1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栾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A62B7/10;A62B23/02;A42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266001 山东省青岛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 防护 放射 物质 射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放射物质射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用防护放射物质射线装置。
背景技术
射线危害是指射线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按照射方式,通常分为大剂量短时间急性照射和小剂量长期慢性照射,其出现在人体的损伤时间和症状程度各有不同,急性损伤一般早期即可表现出来,有些会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早期的射线效应有:造血器官损伤,消化系统损伤型和中枢神经损伤型三类,受照剂量自数百至数千拉德以上不等,射线的慢性损伤在判断上相当困难,因为受照与发现症状之间历时较长,其因果关系不易判明,此外,射线引起的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没有任何特异性,对受照个人必须收集到受照情况和当时症状等证据,以合理评定;降低受检者受照射剂量是患者防护的关键,如工作人员技术熟练,选择最佳条件,合理使用遮光装置和滤线器、采用屏蔽防护以及体位防护和用铅制品遮盖等以减少患者射线辐射量;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中,以头部最为复杂,也最为敏感,当患者对身体射线透视时,放射物质射线如有辐射线泄漏,患者将受到直接辐射,会对患者的头脑造成很大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用防护放射物质射线装置,具备防护放射物质的优点,解决了患者对身体射线透视时,放射物质射线如有辐射线泄漏,患者将受到直接辐射,会对患者的头脑造成很大损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护放射物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学用防护放射物质射线装置,包括防护头盔,所述防护头盔的正面设置有呼吸装置,所述呼吸装置外侧与内侧均开设有呼吸孔,所述呼吸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所述防护头盔的侧面通过转轴铰接有防护镜,所述防护镜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防护头盔的正面开设有观测口,所述观测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防护头盔的底部设置有铝围领,所述防护头盔的内壁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主要由外壳、遮光层、铝板隔层、滤过板、海绵层和内壳从外向里依次复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外壳呈蜂窝状结构,外壳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防护镜为双层,防护镜双层的间隔为1毫米至2毫米,防护镜是采用铝玻璃制成。
优选的,所述观测口与防护镜的大小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有卡环,第二密封圈开设有凹槽,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卡接。
优选的,所述呼吸装置的内外两侧均等距离开设有不少于十个呼吸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用防护放射物质射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医学用防护放射物质射线装置,通过设置外壳为蜂窝状结构,有利于减轻头盔的自重,而且能有效的承受外来的压力,设置滤过板,滤过板的主要目的用于吸收原发X线波长较长的软射线,这类长波X线对摄片不起作用,有效的预防了对患者皮肤剂量的损害,设置遮光层,能有效的对有害的射线进行遮挡,设置铝板隔层,铝板的原子序数大,原子间和内部空隙小,能有效的阻挡射线,设置海绵层,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2、该医学用防护放射物质射线装置,通过设置防护镜为双层,当防护头盔内部与外部温差比较大时,防护镜不会雾化,使视野开阔,且还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设置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功能,能过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使呼吸的空气更清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层示意图。
图中:1防护头盔、2呼吸装置、3活性炭、4呼吸孔、5防护镜、6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8转轴、9防护层、91外壳、92遮光层、93铝板隔层、94滤过板、95海绵层、96内壳、10铝围领、11观测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口腔医院,未经青岛市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50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况提醒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车辆防碰撞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