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藻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4749.0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6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伟;邱丽华;文国樑;田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29/56 | 分类号: | B01D29/56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7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藻水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藻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蓝藻为原核生物,也称蓝绿藻或蓝细菌,生长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由于蓝藻很难消化,所以很多鱼类不吃,造成部分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甚至“绿潮”,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能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同时,有些蓝藻还会产生诱导肝癌的微囊藻毒素。因为这些危害,研究蓝藻治理方法和研制治理设备成为环保部门的一个重要工作任务。目前,蓝藻治理方法多样,如及时打捞、补防鱼种等。
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絮凝沉淀法来治理蓝藻,这种处理方法需要向水体中投加絮凝剂,而絮凝剂很容易引起蓝藻细胞的破裂,部分藻类在细胞破裂的情况下会释放大量的藻毒素。如蓝藻中的项圈藻可快速产生致死因子,破坏养殖对象的鳃组织,干扰其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麻痹神经,使其死亡。蓝藻中个别种不但活体带毒,而且死亡个体分解会产生生物毒素——蓝藻毒素。蓝藻毒素量多时可直接造成养殖对象中毒死亡;或者即使数量少,也可通过食物链积累效应危害养殖对象,直至危害人体。因此,需要一种不使用絮凝剂的蓝藻治理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无需使用絮凝剂的藻水分离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藻水分离装置,包括有藻水箱、除杂器、吸藻器和搅拌器,所述除杂器设置在所述藻水箱一侧的顶部并与所述藻水箱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吸藻器设置在所述藻水箱另一侧的顶部并与所述藻水箱的出料口连通,所述搅拌器设置在所述除杂器与吸藻器之间,
所述除杂器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间设有隔板,且在所述隔板的上部设有使得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滤网,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分离装置的进料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分离装置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除杂器还包括第一电机、刀片和轴,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所述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其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并与所述刀片连接,
所述吸藻器包括锥形管和罩体,所述锥形管的大口端与所述藻水箱的出料口连接,其小口端与所述罩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搅拌器包括第二电机、减速器、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其另一端伸入所述藻水箱,且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上,所述减速器靠近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藻水箱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藻水箱的进料口处设有第二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为两级设置,第一级搅拌叶为桨式,第二级搅拌叶为锚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藻水分离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藻水分离装置包括除杂器,该除杂器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间设有隔板,且在所述隔板的上部设有使得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滤网,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分离装置的进料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分离装置的进料口连接。藻水首先经过除杂器的第一腔室,藻水中的杂质被第一腔室中的刀片粉碎,然后藻水再穿过第一滤网进入第二腔室,藻水中的大颗粒的杂物被截留在了第一滤网上。
2)本实用新型在藻水箱的进料口处设有第二滤网,进一步去除了藻水中的细小杂质。经过滤网的藻水进入藻水箱,在搅拌器的搅拌下,蓝藻被搅至水面上,被吸藻器吸走。
3)本实用新型搅拌器设有减速器,从而可以实现变频控制,降低能耗,节省成本。
4)本实用新型搅拌器的搅拌叶采用两级设置,且两级搅拌叶的结构形式不同,搅拌效果好,增强了藻水的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藻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藻水箱,2-除杂器,3-吸藻器,4-搅拌器,5-进料管,11-进料口, 12-出料口,13-第二滤网,21-第一腔室,22-第二腔室,23-隔板,24-第一滤网, 25-第一电机,26-刀片,27-轴,31-锥形管,32-罩体,41-第二电机,42-减速器, 43-搅拌轴,44-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4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板抓取钻孔机构
- 下一篇:一种改良型过滤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