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脱落电机外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4257.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7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知维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落 电机 外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外转子,特别是一种防脱落电机外转子。
背景技术
传统外转子结构是采用铸钢或者铸铁材料做为磁轭,永磁体固定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用胶粘在转子轭内圈,二是用胶粘同时两块磁钢之间用机械压板固定。此转子结构和磁钢固定方式都存在不足,转子磁轭导磁性能差,磁阻大,永磁体利用率会受到损失。同时直接用胶粘,由于胶水老化和高温条件下胶水变软,因此有磁钢脱落的风险。而用压板机械固定,压板在高频交变的磁场里产生涡流,引起发热严重,对电机的运行性能、振动、噪声都有影响。此外,粘贴磁钢时,分度工艺也比较麻烦,不同操作工作会造成产品分度不均匀,因此产品性能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落电机外转子。它具有结构稳定,永磁体不易脱落,导磁性能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脱落电机外转子,包括磁轭,磁轭内侧设有若干燕尾槽,燕尾槽内设有永磁体,燕尾槽与永磁体之间设有胶水层,相邻两个燕尾槽之间设有应力槽。
前述的一种防脱落电机外转子中,所述磁轭主要材料采用矽钢片。
前述的一种防脱落电机外转子中,所述燕尾槽槽口至底部的深度为8~12mm。
前述的一种防脱落电机外转子中,所述燕尾槽的数量为6~8个。
前述的一种防脱落电机外转子中,所述永磁体主要材料采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
前述的一种防脱落电机外转子中,所述应力槽深度为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外转子结构采用冲片结构,在磁轭上冲出与磁极相同并分度均匀的燕尾槽,此燕尾槽具有两个作用,一是起分度作用,靠机械加工的方法保证转子磁极分度均匀。粘插磁钢时,不需要再进行分度工艺,节省了工装和工时。二是将相同配合尺寸的永磁体插入燕尾槽中,起到机械固定的作用,在永磁体插入前也需要在槽底面涂抹胶水,起双重固定作用。该技术避免了传统外转子采用压板机械固定所造成的压板在高频交变的磁场里产生涡流,影响导磁性能。相比传统电机外转子,导磁性能更好,永磁体不易脱落。此外,燕尾槽旁设有应力槽,使磁轭上原来过于集中的应力分担开来,减少和避免原来过于集中的应力带来的破坏和变形,从而使外转子结构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磁轭,2-燕尾槽,3-胶水层,4-永磁体,5-应力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
一种防脱落电机外转子,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磁轭1,磁轭1内侧设有若干燕尾槽2,燕尾槽2内设有永磁体4,燕尾槽2与永磁体4之间设有胶水层3,相邻两个燕尾槽2之间设有应力槽5。
所述磁轭1主要材料采用矽钢片。
所述燕尾槽2槽口至底部的深度为8~12mm。
所述燕尾槽2的数量为6~8个。
所述永磁体4主要材料采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
所述应力槽5深度为10mm。
通过在磁轭上冲出与磁极相同并分度均匀的燕尾槽,一是起分度作用,靠机械加工的方法保证转子磁极分度均匀。粘插磁钢时,不需要再进行分度工艺,节省了工装和工时。二是将相同配合尺寸的永磁体插入燕尾槽中,起到机械固定的作用,在永磁体插入前也需要在槽底面涂抹胶水,起双重固定作用。该技术避免了传统外转子采用压板机械固定所造成的压板在高频交变的磁场里产生涡流,影响导磁性能。相比传统电机外转子,导磁性能更好,永磁体不易脱落。此外,燕尾槽旁设有应力槽,使磁轭上原来过于集中的应力分担开来,减少和避免原来过于集中的应力带来的破坏和变形,从而使外转子结构更为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知维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湖州知维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42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