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2203.1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2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寇涛;陈琴琴;袁尧年;程锋;叶黎剑;吴军红;周文博;周海林;王强录;李星伟;杨磊;王伟平;周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324022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光伏领域中的辅助器件,特别涉及一种接线盒。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能源的枯竭和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为了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得到巨大发展。太阳能电池板是收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电池板发出的电流借助接线盒导出并进行传导,所以接线盒是光伏电站中重要的辅助器件。在现有技术中,光伏接线盒一般直接安装在相应的太阳能电池板上并与电池板上的汇流条连接,光伏接线盒中安装有导电端子和二极管,每个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分别焊接在一对相邻的导电端子上。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中,将汇流条置于接线盒端部1的上表面,然后在端部的焊锡槽11内将汇流条2与接线盒焊接固定。但是,因为接线盒长期工作在大电流下,若汇流条和接线盒的导电端子焊接不牢固,易发生击穿烧毁接线盒和汇流条的电流无法导出等问题,给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线盒,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汇流条和接线盒的导电端子焊接不牢固,易发生击穿烧毁接线盒和汇流条的电流无法导出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线盒,用于与电池板的汇流条连接,所述接线盒与所述汇流条连接的端部的厚度沿所述汇流条的伸进方向增大,且所述端部上套设有将所述汇流条固定于所述端部上的卡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端部的形状为二级阶梯状,所述端部于厚度较小处形成引入端,于厚度较大处形成有固定端,所述卡环套设固定所述汇流条于所述固定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引入端和所述固定端之间具有过渡斜面或过渡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引入端的上表面还设有用于焊接所述汇流条的焊锡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环的材料为金属薄片或硬质塑料,所述卡环的内置空间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汇流条的厚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接线盒端部的汇流条的进口处的厚度设置成较薄的结构,并在端部上套设一根卡环,从而将汇流条固定在接线盒的端部。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快捷,避免了汇流条焊接不到位引起的组件无法正常工作的风险,有助于减少生产返工,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接线盒的主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接线盒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接线盒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接线盒B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环推进过程中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端部;11、焊锡槽;2、汇流条;3、端部;31、焊锡槽;4卡环;
5、汇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线盒,用来与电池板的汇流条的连接。传统的接线盒与汇流条的固定是将汇流条在接线盒的焊锡槽内与接线盒固定连接,但是这种单一的焊接方式可能因其虚焊、漏焊影响到与接线盒电路的导通,甚至发生短路,使组件无法正常工作。而焊接点在长时间的工作后容易出现脱落,导致断路导致安全风险。现采用将接线盒中汇流条进口处的端部的厚度减小,并在端部上套设一卡环,从端部厚度较薄处推送厚度较大处,以将汇流条与接线盒固定。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单一焊接方式中组件无法正常工作的风险。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盒的结构以及接线盒的接线方法进行说明。
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接线盒,用于与电池板的汇流条的连接,该接线盒与汇流条在接线盒的端部进行连接,该端部3的厚度沿着汇流条的伸进方向进行增加,并且在端部上套设一根卡环4,该卡环4的作用是用来将汇流条固定连接在接线盒的端部。卡环4在初始状态处于接线盒端部边缘的厚度较薄处,汇流条穿过该卡环4的内部并向端部的较厚处推进,使汇流条5在卡环4的作用下与接线盒相互固定。
结合图4,该接线盒的端部3的厚度呈二级阶梯状,端部边缘的厚度减小,在厚度较小的端部边缘处形成端部的引入端,在厚度较大的端部处形成端部的固定端,卡环4从厚度较薄的引入端开始推进,最后将汇流条5固定在厚度较大的固定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2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电站弱电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冻太阳能电池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