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线圈多股绕线导线板及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1837.5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6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丁宁;汪世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封盛达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4 | 分类号: | H02K15/04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1134 | 代理人: | 张万利 |
地址: | 47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线圈 多股绕线 导线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线圈多股绕线导线板及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小规模生产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通常包括装有转轴和计数盘的驱动电机,并且在所述转轴上装有可拆卸的线模,例如,在中国专利CN 205811812U中所述的电机线圈缠绕设备。使用时,驱动电机驱动转轴旋转,从而将铜线缠绕在不同形状的线模上,同时使用计数盘记录线圈圈数。
目前常用线模上一般具有4-8个线槽,进行多股同时绕线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同批获得的绕组质量水平稳定。然而,由于铜线线筒的宽度通常比线模的宽度大得多,并且铜线在线筒上以螺旋的方式进行缠绕,因此,在绕线过程中铜线相对于线模的槽呈往复运动,容易脱槽,需要人为干预铜线方向,以便在缠绕过程中防止脱槽,但进行多股绕线时,工作人员难以同时控制多根铜线的缠绕方向,对绕组数量产生限制。
另一方面,应用传统绕线机时,线筒通常以卧轴式摆放在线筒架上,进行多股绕线时,由于线筒各自宽度和摆放位置的限制,铜线从各个方向发出并各自进行往复运动,进一步增加了人为控制铜线方向的难度。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绕线装置起动时,在静止状态下突然拉动铜线进而带动线筒旋转,线筒的重量相对较重,尤其在铜线较细的情况下,容易使铜线拉长甚至拉断,严重影响绕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线圈多股绕线导线板及绕线装置,使得能够明显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为干预,防止脱槽,实现多股绕线,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降低施加在铜线上的拉力,防止将铜线拉长或拉断,从而提高绕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线圈多股绕线导线板,所述导线板包括硬质外壳和软质内衬,所述硬质外壳的上下表面之间具有4-8个并排排列的圆台形状的通孔,所述软质内衬为圆锥形且位于硬质外壳的各通孔内,并且所述软质内衬中间具有线孔。
所述硬质外壳可以由受力时几乎不产生形变的材料制成,例如塑料板、钢板等。
所述软质内衬可以由受力时产生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例如棉垫、橡胶垫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硬质外壳中具有6个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圆台的最大横截面的直径是最小横截面的直径的2-4倍。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导线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线板硬质外壳的任一侧上还设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具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硬质外壳上,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电机箱或工作台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均可围绕各自端部的连接头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硬质外壳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三连接杆固定在电机箱或工作台上时采用紧固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线模中各线槽之间的宽度设置通孔之间的距离,使得各通孔的中心线与线槽的中心线相对应。由各个线筒发出的铜线经电机线圈多股绕线导线板的各软质内衬中的线孔,从圆台状通孔的最大横截面一侧穿入,从软质内衬圆锥形状的尖部穿出,准确导入缠绕在线模的线槽上。通过调整连接臂对导线板相对于线模及线筒的距离和位置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导线板有利于将往复运动的各个方向的铜线校准至线模上线槽的对应方向,放止绕线过程中铜线脱模,同时实现多股绕线,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通孔的圆台形状可实现对各个方向发出的铜线行进方向进行校准,因此,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导线板,可实现线筒架上线筒的竖向放置,节省空间,并且降低了放线过程中施加在铜线上的拉动线筒转动的力,有效避免铜线的拉长或拉断,从而提高绕组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线圈多股绕线导线板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封盛达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开封盛达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1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线圈绕线导线板及绕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过盈配合热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