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腔体三明治式汽车低音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1254.2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5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郑晗;郑全录;宋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纽斯声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腔体 三明治 汽车 低音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音响系统音箱,具体地说是一种单腔体三明治式汽车低音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汽车音响的音质要求越来越高。在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8年7月出版的《扬声器与音箱设计手册》中,公开了密闭式音箱(60~67页)、开口式音箱(67~77页)、无源辐射音箱(77~78页)。这些公开技术制作的汽车低音炮为以下四种结构:
1.一体式汽车低音炮,即低音扬声器设置在低音箱体上,利用低音箱体20~30升的箱体容积产生低音。
2.车体式汽车低音炮,即低音扬声器安装在汽车车体形成的一定空间的箱体上,利用车身形成20~30升来做低音箱体。
3.后备行李厢汽车低音炮,将低音扬声器设置在车厢内与后备行李厢隔离的后窗平台上,利用后备行李厢500升左右的容积来做为低音炮的箱体。
4.车厢门低音箱,将低音扬声器安装在车厢门内,利用车厢门的外壁与内壁形成的夹层空间做低音箱体。
以上汽车低音炮都要用6.5寸~12寸的大口径低音扬声器,大部分还需要超薄的,需要特别工艺制造,成本很高;车厢门和后备行李厢无法密封,漏气,不能形成真正的低音箱,且容积不是过大就是过小,不能满足低音炮要求,因此,低音效果很差;而宝贵的车体可利用来做低音箱的非常受限,必须对整车车体进行重新设计,容积很难满足要求,且密封工艺复杂困难;这样,已有技术的汽车低音炮就形成了体积大,车内安装密封工艺复杂困难,成本高,低音效果差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汽车低音炮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物理声学结构的单腔体三明治式汽车低音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低音炮,能很好地应用于各种汽车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低音箱体及分别安装在该低音箱体内的低音扬声器和低音辐射器组,其中低音扬声器为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低音箱体的箱壁上,所述低音辐射器组为至少一组、每组两只低音辐射器单元,该两只低音辐射器单元前后对应设置、分别安装在低音箱体的箱壁上,所述两只低音辐射器单元的安装平面与低音扬声器的安装平面共面、平行、垂直或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单腔体三明治式汽车低音炮上设有形成空气声学气垫的空气间隙,低音声波由该空气间隙传播至听音空间;所述低音扬声器的振膜外侧及所述低音辐射器组中各所述低音辐射器单元的振膜外侧分别设有与低音箱体连接的振膜盖板,该振膜盖板与所述低音扬声器的振膜之间和各所述低音辐射器单元的振膜之间均形成空气间隙;所述单腔体三明治式汽车低音炮最外侧设有低音外箱体罩,所述振膜盖板与低音箱体均容置于该低音外箱体罩内,所述低音外箱体罩上开设有向听音空间传播低音声波的低音出口;所述振膜盖板将低音扬声器的振膜、各低音辐射器单元的振膜完全覆盖,该振膜盖板对应低音扬声器振膜的位置以及对应各低音辐射器单元振摸的位置分别与低音扬声器振膜、各低音辐射器单元振摸的形状相同,且形成同样形状的所述空气间隙;
所述低音箱体的外侧设有低音外箱体罩,该低音外箱体罩安装在所述低音箱体上,且与低音箱体之间留有形成空气声学气垫的空气间隙,低音声波由该空气间隙传播至听音空间;
所述低音扬声器由相同的低音扬声器单元对称设置组成,所有的低音扬声器单元均安装在所述低音箱体的同一箱壁上,且均为电声同相连接;
各所述低音辐射器组中的所有低音辐射器单元均相同,且所有低音辐射器单元安装的低音箱体的箱壁平行或共面,每组低音辐射器组中的两只低音辐射器单元对称安装在相互平行的低音箱体的两箱壁上;
所述低音扬声器的低音扬声器单元的振动部件的最高点与低音辐射器组的低音辐射器单元的振动部件的最高点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低音箱体的最小容积随低音扬声器的振膜面积而变化,该低音箱体的最佳容积随低音扬声器的低音扬声器单元的数量线性改变,即R=C×N,其中R为所述低音箱体的最佳容积,C为一只低音扬声器单元的低音箱体的最佳容积,N为所述低音扬声器的低音扬声器单元的只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纽斯声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纽斯声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91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