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级变速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7939.X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7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蔡子维;杨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54/44 | 分类号: | B65H54/44;B65H54/28;B65H63/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杜鹏飞,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级 变速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级变速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行业中已有的手动式绕线机,由于导线张力而多采用人力拉紧导线或机械摩擦导线的方式,从而导致绕制的线圈质量达不到统一标准,而且由于人为因素,绕线的速度不能保证,工作效率低下;而已有自动式绕线设备品种比较多,有机床全自动式,有自动排线式,有双墙板台式自动排线机,在已有的绕线机中,由于排线机构采用步进电机驱动,速度慢,定位不准确,出现爬线、压线等问题,而采用单片机读取旋转编码器传出的主轴转动信号方式,由于现场干扰等原因,导致单片机计数不准,不能实时计算线圈匝数,而且自动式绕线设备的结构比较复杂,价格也比较高,难于应用在中小企业的生产工作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拉力过大拉断线、能够使线均匀地绕在线骨架上、避免出现爬线、压线等问题的无级变速绕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无级变速绕线装置,包括安装架,以及设置在安装架上的电机、联轴器、小齿轮、大齿轮、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摩擦式无级变速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排线机构、线辊、线骨架、线、拉力检测仪和中央处理器,其中,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轴相连接,所述第一轴连接所述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轴依次连接大齿轮、摩擦式无级变速器、第一锥齿轮和线辊,所述第三轴依次连接摩擦式无级变速器和线骨架,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锥齿轮通过所述第四轴与所述排线机构相连接,所述线缠绕在所述线辊上且线的一端伸出并与所述线骨架相连接,所述排线机构与所述线相接触,所述拉力检测仪与所述线相接触;
所述摩擦式无级变速器包括主动盘、从动盘、皮带、液压驱动机构和弹簧机构,其中,所述主动盘与所述第二轴相连接,所述从动盘与所述第三轴相连接,所述皮带连接主动盘和从动盘,所述液压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轴上且与所述主动盘相连接,所述弹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轴上且与所述从动盘相连接;所述主动盘分为左盘和右盘,所述皮带设置在左盘和右盘之间,所述主动盘的左盘和右盘夹紧皮带,通过主动盘的运动而带动皮带运动;所述从动盘分为左盘和右盘,所述皮带设置在左盘和右盘之间,所述从动盘的左盘和右盘夹紧皮带,通过皮带的运动而带动从动轮运动;
所述排线机构包括转盘、排线杆和定滑块,其中,所述转盘上设有轴孔,所述第四轴伸入所述轴孔并与转盘相连接,所述第四轴底端与转盘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排线杆一端设置在转盘的下表面且与转盘活动连接,所述排线杆另一端设有弯钩;所述定滑块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排线杆穿过所述定滑块并使排线杆上的弯钩与所述线相接触,所述排线杆在所述定滑块内来回运动且呈扇形运动轨迹;
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电机、液压驱动机构和拉力检测仪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皮带由钢丝和橡胶材料混合制成;使用这两种材料提高了皮带的使用寿命,而且使皮带不易打滑,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的液压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和油泵,通过油泵内的液压油传递动力;使用电动机和油泵的结构设计简单,使液压驱动机构的运动平稳。
优选地,所述排线机构的转盘和排线杆都采用合金钢材料锻造而成;使用合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疲劳特性和较高的强度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摩擦式无级变速器的主动盘和从动盘都采用钢材料锻造而成;使用钢材料具有成本低,传动运行平稳、低噪音、低振动等优点。
优选地,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80C51式通用型单片机;使用80C51式通用型单片机,通过数据处理把信号传输到液压驱动机构进行控制,80C51式通用型单片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运行稳定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7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