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带固定式鸽子足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6561.1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6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凯;于涌;赵晓东;钟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35/00 | 分类号: | A01K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带 固定 鸽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鸽子足环,尤其涉及一种卡带固定式鸽子足环。
背景技术
目前,鸽子是我们生活中普遍见到的一种鸟类,它天生有归巢的本能。经过人类的驯化,提取其优越性能的一面加以培育和发展,可利用鸽子来传递紧要信息。据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日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安装在鸽子头顶的一个摄像头,研究为何鸽子能够快速、准确无误地穿过茂密的树林或障碍,其成果或将有助于开发更智能的自动飞行系统、机器人、无人机技术。如能将这种技术应用在机器人或无人机上,操作人员的工作将变得更为轻松。
就目前鸽子管理技术而言,一般人工养殖的每只鸽子的足部配戴具有识别身份或者用于定位或者其他用途的脚环。虽然现在很多鸽子都会戴上脚环,但佩戴过程十分不便,费时费力,且都是从小就戴上的,时间一长欲想将脚环拿去,只能剪短鸽子的双脚,十分残忍。
有鉴于此,如何改善前述鸽子足环操作不便的问题,乃为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鸽子足环,可供使用者以快捷安全的安装方式扣接在鸽子足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鸽子足环,其包括:
L型壳体,其内部中空;
卡扣装置,其包括固接于所述L型壳体内侧的U型固定座和设置在该U型固定座一端的固定带;
其中,所述固定带的活动端设有卡珠,所述U型固定座中与所述固定带相对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卡珠相匹配的卡槽。
优选的是,所述卡珠包括有多个珠体和连接该珠体的连接杆。
优选的是,所述卡槽包括有容纳所述连接杆穿过的第一窄部和与该第一窄部连通且能够卡住所述珠体的第一宽部。
优选的是,所述卡槽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宽部连通且能够容纳所述连接杆穿过的第二窄部和与该第二窄部连通且能够卡住所述珠体的第二宽部;所述第一窄部与所述第二窄部垂直。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带为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佩戴方便,经济适用,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其主要优点如下:
1)、佩戴足环时,将鸽子腿套入L型壳体内侧的固定座,然后将卡紧在脚上带有连接珠的固定带套入在卡槽内,牢固可靠,不会发生脱离现象,安全可靠,佩戴方便,经济适用。
2)、固定带具有韧性,能使连接的更贴合,有效的防止鸽子受伤,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卡带固定式鸽子足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卡扣装置中固定带与卡槽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卡槽的剖视图。
图5为卡带交叉固定式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L型壳体1;U型固定座2;固定带3;卡槽4;卡珠5;珠体51;连接杆52;第一窄部41;第一宽部42;第二窄部43;第二宽部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图1-4,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鸽子足环,包括:L型壳体1,其内部中空,内部可用于安置电控元件和电源等;其中,电控元件可以为结合基站实时采集定位信息的GPS芯片,也可为载有该鸽子身份信息的RFID电子芯片。
卡扣装置,其包括固接于L型壳体1内侧的U型固定座2和设置在该U型固定座2一端的固定带3;其中,固定带3的活动端设有卡珠5,U型固定座2中与固定带3相对的另一端设有与卡珠5相匹配的卡槽4。
该鸽子足环的U型固定座2一端的固定带3具有弹性,固定带3上的卡珠5包括有多个珠体51和连接该珠体51的连接杆52。卡槽4包括有容纳连接杆52穿过的第一窄部41和与该第一窄部41连通且能够卡住珠体51的第一宽部42。卡槽4还包括与第一宽部42连通且能够容纳连接杆52穿过的第二窄部43和与该第二窄部43连通且能够卡住珠体51的第二宽部44,第一窄部41与第二窄部43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6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 下一篇:一种双开门用锁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