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致变色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5601.0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5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张新奎;庄从国;祝观曙;董海华;谭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岩华北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10/02 | 分类号: | F21S10/02;F21V23/00;F21V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4 | 代理人: | 赵梦雯,艾晶 |
地址: |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材料,特别是一种柔性并有韧性的尼龙纤维类布料或其他材料,可根据受到压力的不同而改变颜色,可用于制作服装鞋帽和运动装备等或服装鞋帽和运动装备的一部分,也可用于工程中监测大面积边坡、土地、建筑等的受力。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材料趋于智能化、直观化,但目前刚性材料智能化应用较好,而柔性材料智能化应用较少。因此,柔性材料如何更加智能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可根据受到压力的不同而改变颜色的压致变色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压致变色材料,包含至少一层传感显色层及叠置于该传感显色层上的至少一层柔性外包层,所述传感显色层包含若干排列的显色模块,显色模块内包含复数相互间隔排列设置的传感器和发光装置,该传感器、发光装置通过导线连通。
所述显色模块的形状可为正方形或矩形,其中传感器和发光装置等间距间隔排列,传感器周围均匀连接4个发光装置,或发光装置周围均匀连接4个传感器,角度均为90°。
所述显色模块的形状可为六边形,传感器周围连接6个传感器和/或发光装置,角度均为60°。
发光装置为主要由处理器和发光二极管组合一体的装置。
柔性外包层为1层,其设置于传感显色层的一面,或柔性外包层为2层,分别设置于传感显色层的两面。
所述柔性外包层为尼龙纤维布。
传感器及发光装置于同层且传感器受力面与发光装置的发光面为同面或异面。
所述传感显色层为2层,传感器及发光装置分别设置于该2层且传感器受力面与发光装置的发光面相反。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压致变色材料利用发光二级管和传感器植入现有尼龙纤维类布料或其他材料中间,受到压力时可改变颜色,压力消失时变回原色,颜色可透过尼龙布料显示出来。
2、本实用新型的压致变色材料的面积可大可小,根据需求搭配多个显色模块,小面积材料可用于制作服装鞋帽和运动装备等或服装鞋帽和运动装备的一部分,大面积材料可用于工程中监测大面积边坡、土地、建筑等的受力,可应用于生活和工程等多个方面,使用范围广且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致变色材料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致变色材料的另一种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显色层中显色模块的排列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显色层的另一种显色模块的排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可根据受到压力的不同而改变颜色的压致变色材料。
该压致变色材料包含至少一层传感显色层1及叠置于传感显色层1上的至少一层柔性外包层2。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传感显色层1为一层,其一面叠置有柔性外包层2,或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传感显色层1为一层,其两面分别叠置有柔性外包层2。上述柔性外包层2可选用现有的尼龙纤维布或者其他可透光的柔性材料。
传感显色层1包含若干排列的显色模块11,显色模块11内包含复数相互间隔排列设置的传感器12和发光装置13,该传感器12、发光装置13之间通过导线14连通,导线14既起到固定传感器12、发光装置13的相对位置的作用,也可用于布置信号传导线。
发光装置13可为主要由处理器和发光二极管组合一体的装置。
如图3所示实施例的平面图,相互垂直的横向、纵向均设置等间距且间隔排列的传感器12和发光装置13,即某一传感器12(或发光装置13)周围均匀连接4个发光装置13(或传感器12),角度均为90°,整个显色模块的形状呈正方形或者矩形。
或如图4所示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图,整个显色模块的形状呈六边形,即某一传感器12周围均匀连接6个传感器12和/或发光装置13,角度可均为60°。
当然,显色模块11的形状、传感器12和发光装置13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正方形、矩形和六边形的设置,其形状及排列方式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结合几何计算和实际需求设计出来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岩华北技术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岩华北技术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5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能路灯用的网状保护罩
- 下一篇:一种新型散热灯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