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理熄焦塔废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4000.8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6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聂江宁;凌斌;赵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揽山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C02F9/04;C02F101/34;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金子娟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理 熄焦塔 废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理熄焦塔废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多数焦化企业都采用传统的湿法熄焦技术,即通过喷水的方式使高温状态的红焦降温并熄灭。在此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及夹带含酚、氰、氨、硫化物、焦粉的废水、废气,如果不加处理,污染物可漂移扩散至数里外,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也构成严重的水、热能浪费。干熄焦技术通过氮气熄焦,热能发电回收,除尘器收尘,但也具有造价高,只能回收粉尘,对细微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无法回收的缺点。为了减少熄焦污染,各焦化厂对湿法熄焦工艺改进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尝试,如增高熄焦塔体;将直排式熄焦塔改为密封式熄焦塔,塔顶增加换热器回收热量等。但由于熄焦过程是一个周期断续过程,每隔数分钟或十几分钟熄焦一次,每次熄焦时间只有1~3分钟,熄焦时,红焦温度很快降低,无法提供持续稳定的热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设计一种环保节能且实施成本低的治理熄焦塔废气的装置,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理熄焦塔废气的装置,包括喷雾吸收塔,所述喷雾吸收塔内自下向上设有浆液池、喷雾系统和除雾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设有一低温池和一用于蓄热的高温池,所述高温池的进水口与喷雾吸收塔浆液池的出水口连接,高温池出水口与换热器的热源管路进口连接,换热器热源管路的出口与低温池进水口连接,所述低温池的出水口与喷雾吸收塔内的喷雾系统连接;所述喷雾吸收塔的气体入口与熄焦设备的废气排出口连接,喷雾吸收塔通过引风机将所述废气或空气引入喷雾吸收塔内,喷雾吸收塔的浆液池通过管路与塔内的喷雾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喷雾吸收塔通过隔板将其反应区划分为多个顺次连接的喷雾吸收段,每个喷雾吸收段对应一个单独的浆液池单元,各浆液池单元与高温池单独连接,连接二者的管路上设有自动控制阀门,所述自动控制阀门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装置针对各浆液池单元分别设有监测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装置设有吸收液净化系统,所述吸收液净化系统包括气提设备、脱酚池和回流集液池。所述喷雾吸收塔的浆液池与气提设备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气提设备的废气排出口通过气体输出管路连接至焦炉,或与储气设备或废气治理设备连接,气提设备的出水口和颗粒物排出口分别与所述脱酚池连接。所述脱酚池设有氧化剂添加口,脱酚池通过其底部的出水口与所述回流集液池连通,脱酚池出水口处设有焦粉滤网,位于回流集液池上部的出水口通过输送管路与喷雾吸收塔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喷雾吸收塔中处理熄焦废气,在吸收其污染物的同时,可使熄焦废气中的热量蓄集在吸收液中,通过将废气与空气交替引入吸收塔,并结合塔内吸收液的循环,可在熄焦间隙时给吸收液散热,使吸收液的蓄热和散热均可在本实用新型装置内完成,且节省时间。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结合高温池与低温池的设计,构建吸收液在塔外的循环系统,通过换热器回收废气中的余热,通过控制浆液池内吸收液的排放,即可实现控制热量稳定输出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不同于现有技术直接用换热器冷却烟气,而是利用雾滴的高效传热特性,利用雾滴传热蓄热和传热冷却,极大节省了投资成本,且具有规划合理,环保节能,投资及运行维护成本低,操作方便,易于实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原理,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治理熄焦塔废气的装置,包括喷雾吸收塔和塔外吸收液净化系统16。
所述喷雾吸收塔内自下向上设有浆液池6、喷雾系统和除雾器23,塔身中部设有气体入口3,塔身顶部在除雾器23的上方设有净化气体出口2,所述净化气体出口2处设有引风机1,喷雾吸收塔的气体入口3与熄焦设备的废气排出口连接,喷雾吸收塔通过所述引风机1将熄焦废气或空气引入喷雾吸收塔内。
所述喷雾吸收塔位于浆液池6和除雾器23之间的反应区,通过顶端和底端交替开口的隔板分割出四个顺次连接的喷雾吸收段,且每个喷雾吸收段对应一个单独的浆液池单元。熄焦废气在反应区内不断变向,每个隔板的末端(即烟气拐弯处)设有迎向气流的弧形挡板4,用于粗除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揽山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揽山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4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炭生产中尾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化工工程试验尾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