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样针用安全防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3401.1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9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陈二芳;王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18 | 分类号: | G01N30/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卢敏,何梅生 |
地址: | 2368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样针用 安全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色谱分析用进样针的安全防护工具。
背景技术
进样针普遍使用于色谱分析中,如图1所示,其包括针管、固定在针管前端的针头、固定在针管尾端的针托、及通过针托插入至针管内的推杆,在针管外壁上设置有刻度值。
由于进样针为玻璃材质且体积较小,在实验过程中易破碎而影响实验进度并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且针管外壁的刻度值易磨损,造成读取数据不准确,影响实验结果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样针用安全防护套,以期可以对进样针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进样针的破碎和刻度值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进样针用安全防护套,所述进样针包括针管、固定在针管前端的针头、固定在针管尾端的针托、及通过针托插入至针管内的推杆,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安全防护套包括一体化设置的上圆筒和下圆筒;所述上圆筒上、下两端开口,所述上圆筒的内部设有用于卡固所述针托的环形卡槽;所述下圆筒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针管的空腔,所述下圆筒的空腔与所述上圆筒的下端开口相连通,所述下圆筒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使针头穿出的圆孔。
所述下圆筒的空腔直径与所述针管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上圆筒的上端开口直径大于所述下圆筒的空腔直径。
所述环形卡槽的尺寸与所述针托的外径相匹配。
所述安全防护套采用透明软质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护套可以有效的保护进样针,避免其破碎,同时避免其外壁刻度值的磨损,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护套采用透明软质塑料材质,不会影响刻度值的读取。
附图说明
图1为进样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护套的剖视图;
图3为进样针安装在安全防护套内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1为针管,2为针头,3为针托、4为推杆,5为上圆筒,5A为环形卡遭,6为下圆筒,6A为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护套用于对进样针进行保护,如图1所示,进样针包括针管1、固定在针管前端的针头2、固定在针管尾端的针托3、及通过针托3插入至针管1内的推杆4。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护套包括一体化设置的上圆筒5和下圆筒6;上圆筒5上、下两端开口,上圆筒5的内部设有用于卡固针托3的环形卡槽5A;下圆筒6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针管1的空腔,下圆筒6的空腔与上圆筒5的下端开口相连通,下圆筒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使针头2穿出的圆孔6A。
其中:下圆筒6的空腔直径与针管1的外径相匹配。上圆筒5的上端开口直径大于下圆筒6的空腔直径,也即是大于上圆筒的下端开口直径。安全防护套采用透明软质塑料材质。
使用时,将进样针从上圆筒的上方往下插入,直至针托卡在环形卡槽内、针管容纳在下圆筒的空腔内、针头从下圆筒下端的圆孔穿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3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银行用收银台
- 下一篇:一种供电电源及其切换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