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置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2921.0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5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邓金雁;陈绍宇;彭小军;覃志华;王岳利;方宏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静置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因其体积及重量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制造工艺较成熟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注液后静置是为了让电解液充分浸润极片,使化成的充电过程嵌锂最大化,减少不可逆容量;若浸润不充分,可能导致化成过程界面黑斑、内阻大、容量损失(loss)、循环寿命减少等影响。电解液浸润过程可以分为两个过程:1)电解液沿极片与隔离膜间隙的方向(50~400mm)在毛细作用力下浸润极片;2)电解液沿极片涂层方向(50~100μm)在多孔材料的孔隙中渗透。因目前对高体积能量密度的追求,卷绕完后的电芯都会经过热压工艺,极片粘结紧密,毛细作用力弱,浸润缓慢,静置工艺时间长。
传统的静置工艺是在一定时间的常温静置及一定时间的高温静置,总工艺时间24~48H。于2015年12月2日授权公告的中国专利CN204834767U提供了一种注液后辅助静置的装置,其原理为用平板将电池夹紧,每隔一定的时间对电池进行翻转操作,其虽然对浸润作用具有一定的改善,但翻转操作设备复杂,且整个夹具在静置过程中不断翻转,设备安全性差,能耗高。而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注液后,因外装柔软,采用振动浸润等方式使电池难以固定、包装的铝塑膜或钢塑膜易损坏等缺点,所以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置辅助装置,其能够显著提升单体电池静置时的浸润效率,缩短静置时间,避免单体电池的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置辅助装置,其包括:承载机构以及动力机构。承载机构包括:底板;多个加热板,位于底板上方且沿排列方向间隔布置,位于排列方向最后端的加热板固定于底板上而其余的加热板相对底板能够沿排列方向自由活动;收容件,收容件的沿排列方向的两端的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排列方向最后端的加热板和排列方向最前端的加热板,收容件往复弯折形成多个沿排列方向间隔开的收容部,各收容部位于相邻的两个加热板之间且用于支撑并收容待静置的一个单体电池,收容件的相邻两个收容部之间的部分骑在对应一个加热板的上端面;以及多个伸缩件,各伸缩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加热板上,以使多个加热板彼此相连。动力机构连接于排列方向最前端的加热板,能够直接带动前端的加热板沿排列方向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静置辅助装置中,承载机构将多个待静置的单体电池收容于收容件中,收容件的收容部位于相邻的两个加热板之间,通过动力机构的作用,直接带动前端的加热板沿排列方向往复运动,进而使除了排列方向最后端的加热板外的其余加热板以及收容件的多个收容部在动力机构的控制下向排列方向的后端运动进而使得相邻两个加热板夹紧相邻两个加热板之间的一个单体电池或者使除了排列方向最后端的加热板外的其余加热板以及收容件的多个收容部在动力机构的控制下向排列方向的前端运动进而使得相邻两个加热板松开相邻两个加热板之间的一个单体电池,如此往复地加紧并松开单体电池的运动显著提升了单体电池静置时的浸润效率,缩短了静置时间,同时该静置方式较温和,避免了对单体电池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多个单体电池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静置辅助装置的示意侧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静置辅助装置的示意侧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静置辅助装置的收容件的示意侧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静置辅助装置的单个加热板的主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承载机构 2动力机构
11底板21丝杆轴套
12加热板22轴承
121导向定位孔 23丝杆
122定位杆插孔 24步进电机
123定位柱 25传动杆
D排列方向 26传动卡头
13收容件3保温机构
14伸缩件31腔体
15前面板311开孔
151通孔 32支撑柱
16导向杆33定位销
17收容件定位杆C单体电池
18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静置辅助装置。
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静置辅助装置包括:承载机构1以及动力机构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2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冰蓄冷用热管蒸发器
- 下一篇:一种叠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