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光纤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82846.8 | 申请日: | 2017-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9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尚华;吕新杰;王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华;吕新杰;王智文 |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路远 |
| 地址: | 21000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导管 光纤芯丝 封闭层 本实用新型 病变部位 亲水涂层 外围 血管 传输药物 多重作用 光动力学 药物输送 中央轴心 光泄漏 空腔体 相容性 体液 导管 盛放 涂覆 治疗 病变 肿瘤 包围 诊断 释放 便利 引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光纤导管,包括至少一根光纤芯丝光纤芯丝、防止药物和光泄漏的封闭层以及亲水涂层,所述光纤芯丝设置于所述光纤导管的中央轴心处,所述光纤芯丝的外围设有由所述封闭层包围形成的能够盛放传输药物的空腔体,所述封闭层外围涂覆有能够提高体液相容性并减少阻力的亲水涂层。本实用新型中的光纤导管可将光引入和引出病变部位从而起到治疗和诊断效果,且该光纤导管能够将药物输送并释放至病变部分;该导管具有多重作用,使用方便,为肿瘤光动力学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及药物与病变部位结合的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光纤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Seldinger动脉插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该技术在临床影像医学(X-ray、CT、MR、B-us等)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血管途径或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细微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治疗。该技术采用金属导管经皮穿刺血管途径进入血管抵达病变部位,该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无需缝合血管,完全替代了以往手术切开暴露血管的方法,成为现代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在肿瘤的供血栓塞与药物灌注、动脉内照射、放射性损伤的预防、化疗、术前栓塞肿瘤血管、血管作用性药物及酒精等灌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受限于治疗方式的局限性,基本上以栓塞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或灌注药物抑止细胞生长或释放植入医疗器械改变器官组织形态为主,无法将光引入血管及体内或引出血管及体外。肿瘤光动力疗法与手术、化疗、放疗等常规治疗手段相比,具有创伤小、毒性低微、靶向性好、适用性好的诸多优点,但是光照方式局限于体表或较粗的孔道,由于受到激光发射机制和光敏剂药物性能的限制,其光动力仅有几毫米的作用范围,大大限制了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将光纤和介入导管组成可操纵的多种长度和直径的血管光纤导管,利用该装置进入血管,通过光纤芯丝将光引入和引出血管抵近病变部位,更重要的是,能够同时通过导管输送药物的效果,使肿瘤光动力的疗法更加便利、精准,可满足生物、医疗等领域对光引入和引出血管同时输送药物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Seldinger动脉插管技术的导丝无法将光能以及肿瘤光动力学药物传递至血管病变部位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管光纤导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血管光纤导管,包括至少一根光纤芯丝、防止药物和光泄漏的封闭层以及亲水涂层,所述光纤芯丝设置于所述光纤导管的中央轴心处,所述光纤芯与封闭层之间设有能够盛放传输药物的空腔体,所述封闭层外围涂覆有能够提高体液相容性并减少阻力的亲水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导管上导入血管一端的端头设有能够释放药物的输送部。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部的外侧面上设有连通空腔体的输送孔。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导管还包括绕丝层,所述绕丝层由至少一根包裹环绕于所述光纤芯丝外围的绕丝构成;所述空腔体设置于绕丝层与封闭层之间或者绕丝层与光纤芯丝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导管留在体外的一端设有耦合部,所述耦合部上连接有能够发射激光的激光器以及能够供给药物的药物注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耦合部为多通路耦合器。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部的顶端设有能够将光耦合出/入光纤芯丝的出光部,所述出光部优选为微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芯丝包括纤芯以及涂覆于每根所述纤芯外围的包层,所述包层的光传导率小于所述纤芯。
进一步地,所述纤芯中还能够加入一根或多根金属导丝或聚合物导丝与所述纤芯并行排列以提高其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层的材料包括不锈钢、白金、钛合金、合成纤维、碳纤维、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硅橡胶、氟碳聚合物以及聚氨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华;吕新杰;王智文,未经尚华;吕新杰;王智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28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挂式支架及红外线治疗仪
- 下一篇:手持美容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