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1147.1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8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艾伦斯家电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38 | 分类号: | F24H1/38;F24H9/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德区荣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59 | 代理人: | 王玉梅,关健垣 |
地址: | 52832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央 供暖 热水 模块 | ||
1.一种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包括,
二次换热系统(1),包括二次换热装置(9);
储气盒(8),二次换热装置(9)设置于储气盒(8)内腔;
热交换装置(2),包括热交换壳体(10)、强排机构(11)、热交换器(12)和火排(13),热交换壳体(10)内设有换热腔(1001),热交换器(12)设置于换热腔(1001)内,强排机构(11)设置于热交换器(12)上方,火排(13)设置于热交换器(12)下方;
水循环装置(3),包括水泵(14)和抽水电机(15),抽水电机(15)连接水泵(14);
控制系统(4);
其特征在于:水泵通过循环回水管(5)连接二次换热装置(9)的进水端,二次换热装置(9)的出水端通过换热管(6)连接热交换器(12)的进水端,热交换器(12)的出水端连接循环出水管(7);强排机构(11)的抽气端连通换热腔(1001),强排机构(11)的排气端连通储气盒(8)内腔;火排(13)通过燃料管(16)连接燃气阀;二次换热装置(9)、强排机构(11)、热交换器(12)和火排(13)共同组成一热交换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设置一套或两套以上,且彼此互不干涉;控制系统(4)分别控制强排机构(11)、燃气阀和水泵(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壳体(10)对应热交换系统设置有一个或两个以上换热腔(1001),热交换器(12)设置于相应的换热腔(1001)内,火排(13)设置于相应的换热腔(1001)底部,强排机构(11)对应换热腔(1001)设置于热交换壳体(10)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壳体(10)包括侧板(1002)、隔板(1003)和盖板(1004),侧板(1002)对称设置于两侧,隔板(1003)设置于两侧侧板(1002)之间,且两隔板(1003)之间形成所述的换热腔(1001),盖板(1004)至少盖合于隔板(1003)上方,且盖板(1004)对应各换热腔(1001)设有抽气孔(1005),强排机构(11)设置于盖板(100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换热装置(9)包括分水部件(901)、集水部件(902)和一根以上导管(903);导管(903)并排排列,且两端分别连通分水部件(901)内部和集水部件(902)内部;所述储气盒(8)上设有排气口(803),且对应热交换系统设置有进气口(804)、进水口(805)和出水口(806),进气口(804)连接强排机构(11)的排气端,进水口(805)连通分水部件(901)内部,出水口(806)连通集水部件(902)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盒(8)连接有冷凝水排放装置(17),该冷凝水排放装置(17)包括储水盒(1701)和浮体(1702),储水盒(1701)上设有冷凝水进口(1703)和冷凝水出口(1704),浮体(1702)上下浮动在储水盒(1701)内,其利用浮力打开冷凝水出口(1704),利用重力封闭冷凝水出口(17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702)底部设有球面、弧面或锥面,以打开或封闭冷凝水出口(1704);储水盒(1701)内腔底部设有球面、弧面或锥面;浮体(1702)侧部设有导水槽(17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排机构(11)包括风压开关(18)、强排风机(19)、放倒风筒(20)、强排壳体(21)、及设置于强排壳体(21)内的风轮,风压开关(18)电连接强排风机(19),强排风机(19)驱动连接风轮,放倒风筒(20)连接于储气盒(8)与强排壳体(21)之间,强排壳体(21)固定于热交换壳体(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央供暖供热水的模块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4)包括分别设置于电路板上的主控器(22)、继电器(23)、点火器(24)、分线器(25)和分控器(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艾伦斯家电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艾伦斯家电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11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