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油水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0972.X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8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潘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17/032 | 分类号: | B01D17/032;C02F1/40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32242 | 代理人: | 王纪营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用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油水分离主要是根据水和油的密度差或者化学性质不同,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或者其他物化反应去除杂质或完成油份和水份的分离。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均是卧式的结构,即从一端输入油水混合物,另一端排出清水,而油层被上方的集油器收集。船用油水分离器是用于净化船舶仓底水必备的设备,而船舶的面积有限,这种卧式结构占用面积大,造成空间紧凑,使用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利用空间的船用油水分离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船用油水分离器,包括上罐体、漏斗、下罐体、带阀门的排污口、抽水泵、进液管、排油管、环形槽和竖直排水管,所述上罐体的下端口与下罐体的上端口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构成分离罐体,所述上罐体的下端口与下罐体的上端口之间设置环形密封圈,上罐体的内部设置漏斗,漏斗的广口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上罐体的内壁上,漏斗的广口端表面与上罐体的内壁之间设置环形密封圈,漏斗与上罐体之间形成一个渐窄的腔体,所述腔体的顶部对应的上罐体的表面环形开设若干个排油口;所述漏斗的底部窄口设置有与其同轴的内螺纹筒体,内螺纹筒体螺纹连接竖直排水管的外螺纹段,竖直排水管的表面焊接有挡环,挡环设置于外螺纹段与光滑段的交接处,且挡环与内螺纹筒体的端部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竖直排水管的顶端通过管道连接弯头,所述弯头连接水平排水管的一端,水平排水管的另一端穿过上罐体表面开设有通孔,且水平排水管的中心轴设置在与排油口的中心轴在同一个水平面内,所述下罐体的侧面设置有进液管。
在上述的船用油水分离器中,所述上罐体外表面焊接有环形槽,环形槽位于排油口的下方,以便于收集排出的油层,环形槽的底部连接排油管,排油管可以连接油桶,从而收集废油。
在上述的船用油水分离器中,所述进液管连接抽水泵的输出端,抽水泵的输入端连接管道的一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过滤器。
在上述的船用油水分离器中,所述竖直排水管的底端位于进液管的下方。
在上述的船用油水分离器中,所述下罐体的底部与竖直排水管的底端对应的位置向内凸起,以避免固体颗粒沉淀后影响竖直排水管的低端进水。
在上述的船用油水分离器中,所述下罐体的底部侧面安装带阀门的排污口。
在上述的船用油水分离器中,所述下罐体的内部焊接位于进液管上方的下环形缓流板,漏斗的外表面焊接上环形缓流板,下环形缓流板和上环形缓流板有交错区域,从而实现进入内部液体的稳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立式的能够合理利用空间。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船用油水分离器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利用漏斗和上罐体形成一个渐窄的腔体,使得进入到内部的油水混合物中的油能够上升并具有一定的高度,方便了油层的排出,同时使得油水分离器形成立式的结构,更加节约安装面积。
(2)本实用在使用时,通过抽水泵实现带有油污的废水吸入,废水进入到分离罐体内部后,在下环形缓流板和上环形缓流板的作用下进行缓流,使得内部的油水发生分离,其中油层上浮进入到渐窄腔体内,并从排油口排出,而随着不断的进液,在内部液体的压力下,底层的水通过竖直排水管提升并排出,从而实现连续的油水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竖直排水管与漏斗连接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罐体、2漏斗、3上环形缓流板、4下环形缓流板、5下罐体、6带阀门的排污口、7过滤器、8抽水泵、9进液管、10排油管、11环形槽、12竖直排水管、13水平排水管、14挡环、15内螺纹筒体、16外螺纹段、1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09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图像装置
- 下一篇:智能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