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雨润湿灌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9485.1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4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吕祥能;刘亮;程剑平;阮景军;李念;韦小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谭明;宋大海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E03B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龙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湿 灌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自动集雨蓄水、长期为作物量化供水的润湿灌溉装置,属于农业灌溉领域。
背景技术
刚种植的树苗需要经常浇水才能存活,水分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样会增加人工成本。在干旱地区,严重缺水,但是刚种植的树苗需水量很大,像云贵高原地区,常年降雨量丰富,但地属喀斯特地貌地形山地的地区,不能保水蓄水,石漠化严重。加上山高地险,建设水利工程难度大,成本高。导致农民种植的经济作物缺水,作物成活率和肥料利用率低,严重影响作物经济效益。为了解决喀斯特山区农作物缺水问题,需设计一种灌溉器,充分利用自然大量降雨条件,使农作物能长期得到雨水灌溉,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雨润湿灌溉器,以解决如贵州等降雨量丰富的地区,由于地质原因无法保水蓄水,刚种植的树苗常常会发生缺水,严重影响其成活率的问题,也可针对云南、西北等气候性缺水地区,收集雨水并缓释。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集雨润湿灌溉器,包括托盘,托盘的中部设置有蓄水池,蓄水池的上端盖设有托盘盖,托盘盖上面的雨水通过十字线流向中心生长孔,蓄水池的中部开设有第一生长孔,托盘盖上对应第一生长孔处开设有第二生长孔,生长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生长孔和第一生长孔相连通,生长管的内腔为植物生长腔,蓄水池的底部或生长管下端侧壁上还开设有渗水微孔,蓄水池外围的托盘上还设置有集雨板,集雨板由托盘的中部向外侧倾斜向上设置,集雨板的内侧伸至蓄水池池壁的上端处,且蓄水池池壁的上端开设有连通池壁内外两侧的流水槽,四周有培土的下凹,用于固定该装置蓄水池可以放置水溶肥用于肥料缓释。
前述灌溉器中,渗水微孔沿第一生长孔的圆周方向分布设置于第一生长孔外围的蓄水池的底部,渗水微孔的尺寸为0.05-0.15mm,均匀分布6个,开孔大小及数量根据不同地域降水情况具有可调整的功能。
前述灌溉器中,集雨板是表面为瓦楞形结构的环形板,集雨板铺设于托盘的上表面,蓄水池池壁的上端沿圆周方向分布设置有卡扣槽,托盘盖外檐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槽相匹配的卡扣;
前述灌溉器中,蓄水池的上端和托盘盖均为圆形结构,托盘盖的上端面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集水槽,托盘盖的上端面上沿径向还设置有排水槽,排水槽与集水槽相连通,且排水槽的深度大于集水槽的深度,排水槽连通至托盘盖中部的第二生长孔处;
前述灌溉器中,托盘和托盘盖上均开设有拆装缝,拆装缝分别由托盘和托盘盖的中部贯通至托盘和托盘盖的外侧,且托盘中拆装缝两侧对应的蓄水池内还设置有连通至生长管的侧壁,以使蓄水池的底部除渗水微孔外均为封闭式结构;
前述灌溉器中,拆装缝两侧的托盘上还对应设置有可拆式的连接部,连接部也为卡扣式连接结构,用于将拆装缝两侧的托盘连接固定;
前述灌溉器中,托盘、托盘盖和连接部均由不透明的PET或者PLA材料吸塑成型,采用生物全降解的PLA材料可以一次性使用,一年左右后树苗根系完善,装置同时降解,无污染。采用PET等材料可以重复使用。,采用生物全降解的PLA材料可以一次性使用,一年左右后树苗根系完善,装置同时降解,无污染。采用PET等材料可以重复使用。材料采用不透明塑料,起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保护幼苗不被杂草覆盖,改善幼苗生长环境;塑料材料具有不透水功能,可以减少植物根部土壤水分的蒸发。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后,降雨时,托盘将作物周边的雨水收集,通过流水槽流入蓄水池内,蓄水池蓄积的雨水通过渗水微孔长期量化为作物供水;托盘盖防止蓄水池雨水蒸发损失,托盘盖收集的雨水拖过流水槽直接输送到树苗根部,此外,集雨润湿灌溉器还能防止杂草生长,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本实用新型具有制作简单、经济实惠、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等优特征,可在科研和实际生产应用中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托盘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通过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谭明;宋大海,未经贵州航天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谭明;宋大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9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时定量浇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试验用水生植物培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