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墙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5240.1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1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6;E04B1/64;F24F5/00;F24F7/013;F24J2/05;F24J2/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成立珍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节能 建筑 墙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墙体节能主要是指通过一些措施来改善墙体的保温隔热的能力,例如用一些新型的墙体材料空心免烧砖、发泡水泥砖、自保温/隔音砌块等堆砌,达到加强保温与隔热的效果,传统的机械式墙体结构不能很好的满足季节温度变化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效果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保温以及散热功能,同时具有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基于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墙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墙体结构,包括集热顶以及保温墙体,集热顶呈斜面设置在保温墙体上,所述的集热顶包括真空双层集热玻璃、集热管、刚性支架、第一保温层以及顶面基层,所述真空双层集热玻璃、集热管、刚性支架、第一保温层以及顶面基层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刚性支架与保温层间设置有第一中空层;所述保温墙体包括墙体外基层、第二保温层、防潮层、墙体内基层以及弹性腻子层,所述的墙体外基层、第二保温层、防潮层、墙体内基层以及弹性腻子层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所述第二保温层、防潮层之间设置有第二中空层,所述的保温墙体的第二中空层与集热顶的第一中空层连通,所述保温墙体上开设有若干设置有双层真空玻璃的窗户,所述的保温墙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风窗,并与第二中空层连通,所述第一通风窗内设置有排风机,所述集热顶上方设置有第二通风窗,第二通风窗与第一中空层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保温层和顶面基层通过纤维网以及粘贴剂贴合,所述的外基层和第二保温层通过纤维网以及粘贴剂贴合,所述的防潮层以及墙体内基层通过纤维网以及粘贴剂贴合。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基层为实心砖体砌成,所述的内基层为空心砖体砌成。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集热管内设置有储水的空腔,集热管的管道与建筑的生活用水管道连通。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集热顶与水平面呈30°~60°。
进一步改进,所所述的集热管呈S形排布的在刚性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利用集热顶对太阳能热量的系统,通过集热顶以及保温墙体的结构特点,利用内部第一通道以及第二通道的送风以及室内对流的特性,保证了不同外界温度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散热以及保温的作用,同时对太阳能集热,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于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热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温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节能建筑墙体结构,包括集热顶1以及保温墙体2,集热顶1呈斜面设置在保温墙体2上,所述的集热顶1包括真空双层集热玻璃11、集热管12、刚性支架13、第一保温层14以及顶面基层15,所述真空双层集热玻璃11、集热管12、刚性支架13、第一保温层14以及顶面基层15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刚性支架13与保温层间设置有第一中空层16;所述保温墙体2包括墙体外基层21、第二保温层22、防潮层23、墙体内基层24以及弹性腻子层25,所述的墙体外基层21、第二保温层22、防潮层23、墙体内基层24以及弹性腻子层25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所述第二保温层22、防潮层23之间设置有第二中空层26,所述的保温墙体2的第二中空层26与集热顶1的第一中空层16连通,所述保温墙体2上开设有若干设置有双层真空玻璃的窗户3,所述的保温墙体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通风窗27,并与第二中空层连通,所述第一通风窗27内设置有排风机28,所述集热顶1上方设置有第二通风窗17,第二通风窗17与第一中空层16连通,所述第一保温层14和顶面基层15通过纤维网以及粘贴剂贴合,所述外基层21和第二保温层22通过纤维网以及粘贴剂贴合,所述防潮层23以及墙体内基层24通过纤维网以及粘贴剂贴合,所述外基层为实心砖体砌成,所述内基层为空心砖体砌成,所述集热管12内设置有储水的空腔,集热管12的管道与建筑的生活用水管道连通,所述集热顶1与水平面呈45°,所述集热管12呈S形排布的在刚性支架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5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