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1574.1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2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润强;朱远墨;李志华;刘胜军;黄宇;石凤;秋亮;吕国辉;邹仲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绿标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颗粒 污泥 多级 缺氧 污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列由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相互连通的污水处理池;所述缺氧区被划分为反硝化缺氧区B和缺氧沉淀区A,下一级厌氧区与上一级缺氧区的缺氧沉淀区A相连通,下一级缺氧区的反硝化缺氧区B与上一级好氧区相连通,末级缺氧区不分区,末级好氧区与沉淀池相连通,沉淀池与第一级的厌氧区和缺氧区相连通,各级污水处理池的厌氧区与进水管相连通;沉淀池设有上清液出水口和剩余污泥排出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沉淀区A内设带有斜板沉淀装置的区域或带有平流沉淀装置的区域。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斜板沉淀装置的缺氧沉淀区A在缺氧区左侧,反硝化缺氧区B在缺氧区右侧,在反硝化缺氧区B中设有与上一级好氧区连通的1#缺氧区进口Ⅰ(1-5),和与本级厌氧区连通的1#缺氧区进口Ⅱ(1-6),在该区域中设有若干交错分布的导流板(1),缺氧沉淀区A设在末端导流板(1)的左侧,在该区域内设有斜板沉淀装置,斜板沉淀装置包括与所述末端导流板(1)呈90°分布的阻流板(3),沿阻流板(3)纵向分布有若干块呈倾斜角度分布的斜板(2);对应斜板(2)的末端设有1#缺氧区出口Ⅰ(1-7)和1#缺氧区出口Ⅱ(1-8)。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2)在阻流板(3)上呈倾角为50°~60°分布;斜板(2)板长度为0.8~1.2米,斜板厚度为0.08~0.1米。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反硝化缺氧区B左侧池底设置有底坡(4),缺氧区池底纵坡的坡度为0.01~0.1。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平流沉淀装置的缺氧区的缺氧沉淀区A在缺氧区左侧,反硝化缺氧区B在缺氧区右侧,在反硝化缺氧区B中包括与上一级好氧区连通的2#缺氧区进口Ⅰ(2-5),和与本级厌氧区连通的2#缺氧区进口Ⅱ(2-6),在该区域中设有若干竖直交错分布的导流板(1),在缺氧区左侧的缺氧沉淀区A不设置导流板,在缺氧区左侧形成平流沉淀区。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带有平流沉淀装置的缺氧区的反硝化缺氧区B区中设有沿竖直分布的次外级导流板(1)根端延伸至反硝化缺氧区左侧池底的平坡,平坡与底坡(4)其平滑相接,其坡度与底坡(4)相同。
8.按照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一种基于颗粒污泥的多级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设置在缺氧区底面的若干个呈间隔分布的竖直板和设置在缺氧区侧壁的壁板,所述底面竖直板与侧壁壁板相互间隔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绿标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绿标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15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