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探矿用安全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9410.5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0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建华 |
主分类号: | A42B1/10 | 分类号: | A42B1/10;A42B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55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性能 探矿 安全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探矿用安全帽。
背景技术
安全帽是用来保护头顶而戴的钢制或类似原料制的浅圆顶帽子,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由帽壳、帽衬、下颊带和后箍组成。帽壳呈半球形,坚固、光滑并有一定弹性,打击物的冲击和穿刺动能主要由帽壳承受。帽壳和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缓冲和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冲击吸性性能、耐穿刺性能、侧向刚性、电绝缘性和阻燃性是对安全帽的基本技术性能的要求。
煤矿工人在下矿探测时常常遇到有毒气体、矿洞坍塌、电源不足和食物不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安全帽虽然在遇到冲击的过程中对工人的头顶进行保护,但是缺乏有效的缓冲,其冲击力依旧会对工人造成威胁,同时在矿洞深处遇到有毒气体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探测设备,常常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探矿用安全帽,解决了安全帽的安全性能不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探矿用安全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的右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插接有插件,所述插件固定连接在帽檐的一侧面,所述帽檐靠近帽体的一侧面开设有储物槽,所述帽檐的正面安装有气体传感器,所述帽体正面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帽体内部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部缠绕有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件,所述第一通槽的上方安装有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安装在帽体的正面,所述警报装置的上方粘贴有荧光带,且荧光带粘贴在帽体的正面,所述帽体的顶部安装有保护壳,所述帽体的右侧面通过连接件安装有荧光灯,所述连接件靠近帽体的一端开设有电源槽,所述帽体背面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帽体内部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内部缠绕有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帽体表面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顶面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且帽体的表面开设有穿过内腔并延伸至帽体内部的通孔,所述帽体内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靠近帽体内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缓冲装置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插接在帽体内壁开设有钩槽,所述钩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层,所述挂钩的表面与防滑层的表面搭接。
缓冲装置包括橡胶层、吸附碳层和海绵层,所述吸附碳层位于橡胶层和海绵层的中部,且橡胶层和海绵层分别固定连接在吸附碳层的左侧和右侧。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为15-20个,且15-20个弹簧等距离安装在内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20-25个,且20-25个通孔等距离开设在帽体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挂钩的宽度与钩槽的宽度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大小与插件的大小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探矿用安全帽,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安全性能高的探矿用安全帽,通过设置缓冲装置、内腔和弹簧,对落下的重物弹簧进行缓冲,其震动在通过帽体传到工人头部时经过橡胶层和海绵层的缓冲,减少对头部的伤害,双重缓冲,增强帽体的安全性能,保护人体安全,同时配合警报装置和气体传感器,防止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伤害,更加安全。
2、该安全性能高的探矿用安全帽,通过对弹簧的限定,弹簧在对帽体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时,可以将冲击分散,从而使缓冲效果更好,通过对通孔的限定,增强帽体的通气性能,增强舒适性。
3、该安全性能高的探矿用安全帽,通过对挂钩和钩槽的限定,使缓冲装置的悬挂更加稳定,防止在戴安全帽时缓冲装置掉落,通过对凹槽和插件的限定,增强插件与凹槽内壁的摩擦,防止帽檐掉落。
4、该安全性能高的探矿用安全帽,通过设置吸附碳层,用来吸收矿洞内的异味和灰尘,防止对工人造成危害,通过设置储物槽,用来放置高热量食物,防止矿洞坍塌造成食物短缺的问题。
5、该安全性能高的探矿用安全帽,通过设置荧光带,在矿洞深处起提示作用,使看人更加方便,通过设置保护壳,在保护壳内部放置备用电源等,防止出现电源电量不足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剖图;
图3为图2所示缓冲装置结构侧剖图;
图4为图2所示部分结构侧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建华,未经魏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94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传感器封装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发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