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找线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6627.0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86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7/08 | 分类号: | B65H67/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1111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找线头机,属于纺织工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纱线生产的一般包含下工序:(1)纺纱阶段:一般为环锭纺纱,产生筒管纱;(2)卷绕工序:纱线被从筒管上退绕,清除其疵点并再卷绕成卷装,卷装纱包含更多数量的纱线。卷绕工序与纺纱相比快得多,因此少量的卷绕单元或卷绕站,约几十个,能够完成约几千的大量纱线单元的生产。一般来讲,来自纺纱机的筒管其纱线末端绕筒管卷装或其管的底部卷绕特定的转数。例如: 在专利号为“200710199617.0”,名称为“用于前处理喂入自动络筒机的筒管的装置和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前处理喂入自动络筒机的筒管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用于将从剪刀剪断的筒管纱线末端插入筒管的管内部的装置,通过在筒管下方设置抽吸嘴、在筒管正上方设置文氏管喷嘴或者由筒管正上方的空转心轴中的轴向导管接通气流来执行将纱线末端自动喂入筒管。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下述缺点:(1)对抽吸嘴的抽吸力度、喷嘴的喷气力度及气流量要求高,要有足够的力度才能将纱线末端引入筒管的管内,耗电量大。 (2)抽吸嘴的抽吸力、喷嘴的喷气及气流容易受到外部气流影响。 (3)纱线末端漂移不定,难以确定纱线末端的位置,因此,也难以保证纱线末端充分进入筒管的管内。(4)只能通过吸气、吹气或者气流实现,耗费时间长,速度慢,效率低。
此外,为了增加线头寻获的几率,现有技术中的找线头机构一般还包括一个帮助寻找纱线末端的寻端元件,如在上述发明专利中采用的“机械类型的绞纱寻端元件(6,50)”,具体地为刷子或者钩子类的部件,通过在筒管上的绞纱上上下移动,助于在旋转中的纱线上找到纱线末端,但是,上述寻端元件容易破坏纱线的结构,使其变得毛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速度快、效率高、准确性高的找线头机。
为此,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找线头机,用于将卷绕在筒管上的纱线的末端寻获并插入筒管(100)内,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
提供筒管与纱线卷绕方向相反的旋转运动的旋转装置(2);
用于支撑筒管的底座(3);
用于将纱线末端抽吸入线槽(41)的抽吸装置(4);
用于将寻获的纱线末端剪断的剪刀(5);以及,用于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的插线机构;该插线机构包括可下移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的插线元件(6);
其特征在于:所述找线头机还包括勾线元件(7),勾线元件(7) 的中部枢接在机架上,勾线元件(7)包括呈钩状的动作端(71),和,与驱动装置(8)连接的动力端(72),动作端(71)位于筒管(100) 顶端与插线元件(6)之间,动力端(72)可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绕枢接点转动进而带动动作端(71)转动。
本发明通过设置勾线元件,勾线元件可将纱线末端由筒管的一侧勾至筒管的正上方,然后再通过插线元件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的管内,进而确保纱线末端能进入筒管内;无论纱线末端在修剪后位于何处,只需通过勾线元件即可将纱线末端勾至筒管正上方,插线元件下移就可准确地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的管内;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气流将纱线末端吹至筒管上方,再通过插线装置将纱线末端插入筒管内的插线方式,避免了外部气流不稳定、纱线末端位置不定等因素对插线操作的影响;提高了插线的准确性和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找线头机还包括便于纱线末端从筒管上分离的寻端元件,所述寻端元件为设置于筒管(100)一侧的吹风机构(9),所述吹风机构具有可将气体吹向筒管上的纱线末端的吹风元件(91)。
通过设置吹风机构,在找线头开始后,旋转装置使筒管旋转,旋转的方向与纱线卷绕方向相反,此时,吹风装置向筒管方向吹出带有一定压力的风,帮助纱线末端从筒管上分离分离,从而利于纱线末端的寻获;同时,可以避免对纱线造成损伤。
进一步地,所述吹风机构(9)包括安装架(90)以及设置在安装架上的吹风元件(91),吹风元件(91)上设有气室和气槽(91a),气室与气源连接并通过气槽向外吹出带有压力的气体,所述气槽为一狭缝。
气槽设置为狭缝状,便于气体集中,形成带有一定压力的气体,便于纱线末端从筒管上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气槽(91a)的长度方向与筒管(100)的长度方向一致,气槽的长度与筒管上卷绕的纱线团的长度相当,气槽位于线槽(41)的正前方。
此设计可以使气槽(91a)具有更大的作用面积,便于纱线末端的寻找;气槽位于线槽的正前方,能够加强线槽的抽吸能力,使寻获的线头及时被吸入线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6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线机的换盘收线装置
- 下一篇:低弹丝络筒机的上蜡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