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井潜水泵水深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5207.0 | 申请日: | 2017-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0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孟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鸣泉灌排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26 | 分类号: | G01B7/26;G01B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井 潜水泵 水深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具体为一种深井潜水泵水深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深井潜水泵是电机与水泵直联一体潜入水中工作的提水机具,具有结构简单,机组效率高,噪音小,运行安全可靠,安装维修方便的优点。它适用于从深水井,热水井及海洋提取,也可用于河流、水库、水渠等提取: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及高原山区的人畜用水,亦可供城市、工厂、铁路、矿山、工地供排水使用。在目前的潜水泵在使用的时候,主要针对的都是深井的抽水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操作者处在地面,对于水下的具体深度没有详细的了解,因此,对于潜水泵被放入水下多深没有精确的把握,如果被放入太浅,会使得潜水泵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随着水面的下降导致潜水泵处在水面上面,进而使得潜水泵的电机处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中,使得潜水泵容易损坏。同样的,在放入井下很深的时候,如果水井下的水源有一些脏污,就会被吸入潜水泵中,导致潜水泵叶片的损害,因此同样也不能很好的好保护潜水泵处在合理正确的水深。因此,在上述问题中,本实用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井潜水泵水深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深井潜水泵水深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其外部是跟随潜水泵进入水井深处的圆管,内部是常压状态下密封的腔体;第一导线,其从所述圆管底端延伸至上部后再从上部引出,且跟随所述圆管延伸的部分全部嵌于所述装置壳体内壁;以及第二导线,其从所述圆管底端延伸至上部后再从上部引出,且跟随所述圆管延伸的部分全部被嵌在第一导线与所述圆管中心对称的位置上;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上分别在间隔相等的位置上分别固定若干个的第一电阻块和第二电阻块;且第一电阻块与第二电阻块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装置壳体还设有用于固定在深井下的潜水泵上的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内嵌在所述装置壳体内壁的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外表面还有防止电流漏电的绝缘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内部包括:便于与深井下的潜水泵连接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间隙距离在2至3毫米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分别与电源正负极接触,且在电路中还串接电流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跟随所述装置壳体的外表面还固定刻度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中间的装置壳体上厚度变薄形成弯折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放置固定距离的若干个电阻块,在不断把潜水泵放入水面深处后,整个电路中不断并联接入新的电阻块后,电流的改变,通过检测变化的电流,就可以确定潜水泵被放入水面下的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图中:1装置壳体、11弯折部、2腔体、3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一电阻块、6第二电阻块、7连接部、8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2所示,一种深井潜水泵水深检测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其外部是跟随潜水泵进入水井深处的圆管,内部是常压状态下密封的腔体2;第一导线3,其从所述圆管底端延伸至上部后再从上部引出,且跟随所述圆管延伸的部分全部嵌于所述装置壳体1内壁;以及第二导线4,其从所述圆管底端延伸至上部后再从上部引出,且跟随所述圆管延伸的部分全部被嵌在第一导线3与所述圆管中心对称的位置上;所述第一导线3和第二导线4上分别在间隔相等的位置上分别固定若干个的第一电阻块5和第二电阻块6;且第一电阻块5与第二电阻块6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装置壳体1还设有用于固定在深井下的潜水泵上的连接部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之前,先把所述第一导线3、第二导线4分别与电源正负极接触,且在电路中还串接电流表。由于内部是常压状态下的气密封腔体2,这样在外界没有压力的时候,会在腔体2内部的气压撑开,进而使得第一电阻块5和第二电阻块6之间产生了间隙,这样第一电阻块5和第二电阻块6就实现了断路的分离,同时第一导线3和第二导线4也是独立的断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鸣泉灌排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鸣泉灌排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5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