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维护的化工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4540.X | 申请日: | 2017-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6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冯小华;黄劲伟;颜才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怀化旺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陈铭浩,冯晓欣 |
地址: | 418100 湖南省怀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维护 化工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具体为一种便于维护的化工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传统的反应釜上釜体与下釜体之间一般是采用螺栓固定,需要人工进行拆装,且拆装起来十分不方便,维护时,往往需要将螺栓全部松掉,将上釜体抬起后才能进行维护,这种维护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化工反应釜,可以实现上釜体与下釜体的自动化拆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上釜体8和下釜体10;所述上釜体8和下釜体10通过企口方式连接,且在位于下釜体10的企口处固定有密封圈;所述上釜体8上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下釜体10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3;所述进料口5与出料口13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器3;所述下釜体10的外侧以及其中部分别设置有外加热机构11和内加热机构12;所述下釜体10上设置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与下支撑板19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板19的上端间距设置有上支撑板16;所述上支撑板16与下支撑板19之间设置有多个导向杆17;所述上釜体8上设置有升降板18;所述升降板18活动设置在导向杆17上;所述升降板18上设置有滚珠丝杆20;所述滚珠丝杆20的上端与第二电机15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5固定在电机支架14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板16在位于上釜体8的上方对应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加热机构11为环形箱体结构,并与下釜体10一体设置;所述内加热机构12呈圆柱状,且所述外加热机构11与内加热机构12共用一个热油输入管道2;所述外加热机构11上设置有热油输出管道9;所述内加热机构12设置在搅拌器3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加热机构12包括环形内筒1201和环形外筒1202;所述环形内筒1201与环形外筒1202的顶部均设置有圆顶;所述环形内筒1201与环形外筒1202之间形成热油通道1204;所述环形内筒1201的上端设置有过油孔1203;所述热油通道1204与外加热机构11的内部相互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过油孔1203为均匀分布的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器3由第一电机1、轴封6、连接轴301、转盘302、支杆303和搅拌棒304组成;所述第一电机1固定在上釜体8顶部的第一电机座7上;所述连接轴301与第一电机1连接;所述转盘302与连接轴301为同轴设置;所述支杆303的数量为多个,并均匀的设置在转盘302的下端;所述搅拌棒304的数量为多个,均匀的布置在支杆303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维护的化工反应釜,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滚珠丝杆旋转,从而带动升降板与上釜体上下运动,实现了上釜体与下釜体的自动化拆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1、设置有导向杆,实现了拆装的精准定位。
2、搅拌器的相关结构,提高了搅拌效果。
3、本实用新型采用反应釜内外同时加热的方式,提高了反应釜内温度的传导效率,从而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釜体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釜体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第一电机;2、热油输入管道;3、搅拌器;4、支撑座;5、进料口;6、轴封;7、第一电机座;8、上釜体;9、热油输出管道;10、下釜体;11、外加热机构;12、内加热机构;13、出料口;14、电机支架;15、第二电机;16、上支撑板;17、导向杆;18、升降板;19、下支撑板;20、滚珠丝杆;301、连接轴;302、转盘;303、支杆;304、搅拌棒;1201、环形内筒;1202、环形外筒;1203、过油孔;1204、热油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怀化旺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怀化旺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45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