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态浮床工程的船连作业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62310.X | 申请日: | 2017-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5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琪;许大为;赵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B63B3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金迪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态 工程 作业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湖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态浮床工程的船连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生态浮床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生态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在河湖等地表水体污染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生态浮床工程,是以可漂浮材料为种植载体克服水深限制水生植物种植影响,将水生植物移植到因水中过量N、P引起的富营养化水域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同时通过收割植物的方式将水体中的污染元素搬离出水体,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同时又能营造美好的水环境。
显然,植物是生态浮床系统净化水质的主体,而植物的生长具有季节性周期,常常要进行如修剪、补植等阶段性的养护管理工作,但若生态浮床拼装单元宽度大于2m后,人工移植作业因伸臂距离有限而无法接触进行。另外,生态浮床的定位固定属于水上作业,目前多采用管桩固定方式,但使用单船进行打桩时操作不便,且状态不稳,容易引起船只侧翻,存在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态浮床工程的船连作业平台。
为达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生态浮床工程的船连作业平台由两只平行且存在间距的船体和铺设于船体中段上面的矩形栈板组装而成,在所述的船体中段设有配重舱,在所述的配重舱前、后实肋板上顶面沿中间线位置等距设有3~5个固定盲孔,在所述的矩形栈板上沿长边缘位置等距设有与固定盲孔等径适配的固定通孔,所述的矩形栈板通过固定插栓安装于所述的配重舱上面。
优选的,所述船体采用LLDPE材料旋转滚塑一次成型,长度为4~6m,宽度为1.2~1.5m。
优选的,所述船体在首、尾段设有船首舱、船尾舱。
优选的,所述矩形栈板以轻钢做骨架网格,以胶合板为铺面材料组装而成,宽度为60~120cm,可承动荷载150kg/m2以上。
优选的,所述胶合板上面设有小圆凸体。
优选的,所述船体的尾部还加装有推进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创造了一个平稳、轻质、便捷、安全的生态浮岛工程作业环境,经济成本低,且省事省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船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船体;2-矩形栈板;3-固定插栓;4-推进器;5-浮床单元;11-配重舱;12-船首舱;13-船尾舱;14-实肋板;15-固定盲孔;21-固定通孔;22-骨架网格;23-胶合板,24-小圆凸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生态浮床工程的船连作业平台由两只平行且存在间距的船体1和铺设于船体中段上面的矩形栈板2组装而成。船体1采用耐腐蚀抗老化的LLDPE材料旋转滚塑一次成型,长度为6m,宽度为1.3m,船体1首、中、尾段依次分隔有船首舱12、配重舱11、船尾舱13,在配重舱11前、后实肋板14上顶面沿中间线位置等距设有3~5个固定盲孔15,孔径为12mm;配重舱11中可装卸适量的砂石等沉重物来提升船体1的稳定性,船首舱12和船尾舱13可用来存放施工作业工具、辅料和收割的植物。
作为优选,矩形栈板2宽度为80cm,长度为8m,厚度为2.5cm,以轻钢为骨架,以质量轻、承载力强的胶合板为铺面材料组装而成,胶合板23上面设有小圆凸体24,起到防滑功能;矩形栈板2上沿长边缘位置等距设有与固定盲孔15等径适配的固定通孔21。
作为优选,在船体1的尾部加装推进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23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拆装的竹制生态浮岛





